第135章 凯旋捷报,君臣相得(1/2)
王守仁立即带领皇帝参观各个区域,详细介绍了最近的技术突破。当朱雄英看到那排小巧的手持火铳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就是你提到的便携式火器?\"朱雄英拿起一支,感受着它的重量,\"看起来确实便于携带。\"
王守仁点头:\"是的,陛下。虽然射程和威力不如大炮,但一支军队若人人配备此物,火力将大大增强。\"
朱雄英目光炯炯:\"可以试射一下吗?\"
王守仁略显惊讶,但立即安排了试射场地。他亲自为皇帝讲解了装填和发射的步骤,并示范了一次。
\"看起来不难。\"朱雄英接过火铳,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按照指导小心装填。他举起火铳,瞄准远处的靶子,深吸一口气,扣动扳机。
随着一声巨响,火铳喷出火焰,弹丸呼啸而出,正中靶心!周围爆发出一片欢呼。
朱雄英兴奋地放下火铳,眼中闪烁着光芒:\"太不可思议了!如此小巧的武器,竟有如此威力!\"他转向王守仁,激动地说道:\"此乃强国利器!若能大量装备我军,何愁边防不固?\"
王守仁却谦虚地回应:\"此乃集中西之长而成,臣不敢居功。况且仍有诸多不足,需要继续改进。装填速度太慢,实战中很不方便;遇雨天火药容易受潮;另外精度和耐久性也有待提高...\"
朱雄英听后,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更加赞赏地看着王守仁:\"正是这种虚心求进的态度,才能使我大明永远立于时代前列。\"他环视四周的工匠们,\"你们的工作关系国家未来,朕为你们感到骄傲!\"
参观结束后,朱雄英在匠造学堂的大堂内召集众人,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匠造学堂的成就令朕非常满意。为支持你们的工作,朕决定拨款十万两白银,用于扩建匠造学堂,添置设备,招募更多人才。另外,在各省设立匠造学堂分支机构,推广新技术。\"
这一消息引起了轰动,所有工匠都欣喜若狂。王守仁感激地叩首:\"臣代表匠造学堂上下,谢陛下厚恩!臣等定当加倍努力,不负圣望!\"
朱雄英满意地点点头:\"大明要强盛,必须在技术上领先天下。你们的工作不仅关系军事,也关系农业、工业和民生。朕希望看到更多的创新成果,造福百姓,强大国家。\"
离开前,朱雄英特意留下与王守仁单独交谈。
\"守仁,朕对你寄予厚望。\"朱雄英语重心长地说,\"你既精通经学,又擅长实学,是朕科举改革后选拔的典范。\"
王守仁恭敬地回答:\"臣愧不敢当。臣只是按照陛下的指引,尽力为国效劳。\"
朱雄英继续道:\"匠造学堂的工作至关重要。朕希望你不仅关注技术本身,也要培养更多懂技术的人才。知识传承下去,才能生生不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