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 第135章 凯旋捷报,君臣相得

第135章 凯旋捷报,君臣相得(2/2)

目录

王守仁深深领会了皇帝的意图:\"臣明白。臣已开始编写教材,并设立课程,教导年轻工匠。臣相信,不出十年,我大明的技术人才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朱雄英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朕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明仁宗元年春末,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京城迎来了一支凯旋的军队。飘扬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威武的将士精神抖擞,百姓夹道欢呼,鲜花如雨般撒向英雄们。这支军队由燕王朱棣和中央军统帅徐辉祖率领,他们刚刚在北疆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彻底击溃了来犯的蒙古大军。

朱雄英早已在奉天殿等候多时。当朱棣和徐辉祖步入大殿,跪地叩首时,他迅速起身,亲自上前几步相迎。

\"叔父,徐将军,你们辛苦了!北疆大捷,朕与举国同庆!\"朱雄英的声音洪亮而温暖。

朱棣和徐辉祖齐声回答:\"臣等不过尽忠职守,为国效力!一切皆赖陛下圣明决断!\"

朱雄英示意他们起身,笑道:\"来人,备宴,朕要亲自为两位将军接风洗尘,听听这胜利的详情!\"

殿内已摆好酒宴,文武百官齐聚,共贺凯旋。朱雄英高居上首,朱棣和徐辉祖分坐两侧,其余将领依次就座。

\"叔父,详细说说此战经过吧,让朕和大家都开开眼界。\"朱雄英端起酒杯,向朱棣示意。

朱棣起身,声音洪亮:\"此次蒙古入侵,集结了近十万铁骑,气势汹汹。臣与徐将军商议后,决定避其锋芒,诱敌深入。我军佯装不敌,连续撤退三日,使敌军轻敌冒进,拉长补给线,而后在大同附近的开阔地带设伏,一举歼灭敌军主力。\"

朱棣说到激动处,双手挥舞,仿佛再现战场:\"决战那日,敌军刚刚进入我军埋伏圈,徐将军率领的中央军突然出现在敌军侧翼,新式'仁宗炮'一字排开,轰然齐发!\"

他赞叹地看向徐辉祖:\"徐将军指挥的炮兵配合得天衣无缝!那炮声震天动地,炮弹精准命中敌军阵型,瞬间撕开一道巨大的缺口!蒙古人从未见过如此精准、威力如此巨大的火器,顿时阵脚大乱。\"

徐辉祖谦虚地接道:\"燕王殿下过奖了。能有如此战果,全赖殿下的英明指挥。当敌军被炮火打乱后,是殿下亲率精锐骑兵如利剑般插入敌军心脏,彻底瓦解了敌军的抵抗意志。\"

朱棣继续道:\"此战,我军共斩杀敌军五千余人,俘虏三千,缴获战马万匹,牛羊无数。更重要的是,彻底挫败了蒙古人的嚣张气焰,据降卒交代,蒙古各部落已经元气大伤,短期内难以再组织大规模进攻。\"

朱雄英听得热血沸腾,频频点头:\"好一场扬我国威的大胜!来,满饮此杯,敬两位将军!\"

酒过三巡,朱棣忽然正色道:\"陛下,此战让臣深有感触。新式'仁宗炮'的威力确实非同寻常,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臣斗胆建议,应当加紧生产这种火炮,并推广到各边防要塞,彻底改变我军的作战方式。\"

朱雄英眼前一亮:\"叔父所言极是。此事朕已有部署,匠造学堂正在日夜赶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