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 第128章 经学为体,实学为用

第128章 经学为体,实学为用(2/2)

目录

状元王守仁被直接安排进匠造学堂高级部门,负责重要技术创新项目。这一安排打破了状元必入翰林院的惯例,引起一些议论。但朱雄英坚持自己的决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王守仁的才华在实学上更为突出,匠造学堂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授官仪式结束后,朱雄英特意单独召见了王守仁。

\"王爱卿,你的水利设计方案朕看了,很有创见。\"朱雄英赞赏道,\"尤其是那个调节水流的装置,简单实用,令人耳目一新。\"

王守仁受宠若惊:\"陛下过奖了。臣只是结合了前人经验,略加改进而已。\"

朱雄英摇摇头:\"你太谦虚了。朕已命人按照你的设计制作样品,准备在京郊试用。若效果良好,将推广至全国。\"

王守仁感激涕零:\"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朱雄英又道:\"匠造学堂最近在研制新型火器,你有空也去看看,提些建议。大明要强盛,必须在军事科技上不落人后。\"

王守仁领命而去,心中充满干劲。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决心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皇帝的选择是正确的。

果然,入职不到一个月,王守仁就展现出非凡才华。他改良的水利系统在京郊试用后,效果显着,灌溉效率提高了近三成,而成本却下降了两成。更令人惊喜的是,他还参与了火器研发,提出了几项关键改进建议,使得新式火炮的精准度大大提高。

朱雄英得知后,龙颜大悦,亲自前往匠造学堂视察。当他看到王守仁设计的改良型火炮试射成功,准确命中远处目标时,不禁拍手赞叹:\"好!有此神器,我大明边防更加稳固!\"

王守仁恭敬地解释道:\"此炮最大的改进在于炮身内部的螺旋纹路,可使炮弹旋转飞出,大大提高了精准度和射程。\"

朱雄英频频点头:\"此乃利国利民的大发明啊!王爱卿,你可有其他想法?\"

王守仁犹豫片刻,小心地说道:\"臣在研习西方火器时发现,他们正在发展一种小型手持火器,威力虽不如大炮,但便于携带,可装备更多士兵。臣认为,我们也应当研发类似武器。\"

朱雄英眼前一亮:\"手持火器?确实值得研究。这样,朕再调拨三万两白银,专门用于此项研发。你亲自负责,务求突破。\"

王守仁感激地叩首:\"臣遵旨!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圣望!\"

就这样,王守仁很快成为了朱雄英倚重的技术顾问,经常被召入宫中,讨论技术创新和军事装备的改进事宜。他的才华和贡献,也为科举改革增添了最有力的注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