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爷爷最后的心愿,来自奶奶的祈求(1/2)
贾东升推开奶奶的手,骑车带媳妇去上班。
隐约听到背后传来老太太的哭声。
“呜呜呜~就看一眼也不行吗?”
“他可是你亲爷爷,你就这一个爷爷。”
“医生说,你爷爷不一定能撑过这个春节。”
“东升!东升!东升啊!”
贾东升无视奶奶的呼喊,骑着自行车消失在街道尽头。
他俩刚走,贾东旭从胡同里出来了。
“奶奶!您在这儿干嘛呢?”
“奶奶!您怎么哭了?”
“奶奶!是不是有人欺负您了?您跟我说,我替你教训他!”
贾东旭抓着奶奶的手,顺着奶奶的目光看去。
空荡的街道,连个鬼影都没有,不知道奶奶在看什么。
侯桂芬擦干眼泪,一脸迷茫看着贾东旭。
“你谁啊?你为什么喊我奶奶啊?”
刚才还很清醒,这会儿又开始犯迷糊了。
侯桂芬的病情就是这样,一阵一阵的。
“奶奶!我是您孙子啊。”
贾东旭牵着奶奶的手,准备把她送回家。
刚走几步突然停了下来,担心送奶奶回家,上班该迟到了。
干脆跑回家喊他妈,让贾张氏送奶奶回菊儿胡同。
……
东直门外,
红星轧钢厂。
贾东升连打三个喷嚏,将刚才的事儿抛在脑后。
该干活儿干活儿,该吃饭吃饭。
下了班照例去姥姥家,没跟任何人提起此事。
原本准备礼拜二带媳妇去医院做检查。
由于年关将近,生产任务比较重,很多车间都在加班。
贾东升将检查时间推到年后。
这几天一心扑在工作上。
早上和往常一样八点上班,晚上基本都是七八点钟下班。
一连四五天,天天如此。
转眼来到腊月二十九,晚上依然是七点半下班。
明天再干半天就能放假了。
这个时候的春节就放三天假。
大年三十下午下班放假,初一,初二,初三,放三天,初四上班。
由于加工车间提前完成生产任务。
大年三十上午上半天班,下午正式放假。
比其他车间提前半天放假。
加工车间原本是能提前两天放假的。
由于于德水技术过硬,总有兄弟单位来求助。
借用于德水和贾东升等人去帮忙,一忙就是半天时间。
同属于重工业系统,既然人家来求助,他们不好意思不帮。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经过这几天之后,贾东升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如果他没有在钳工大比武上,以压倒性优势拿下第一名。
没有展露出比于德水更逆天的钳工天赋与钳工技能。
兄弟单位前来求援的时候,也不会打他的主意。
以前大家都是请于德水于师傅这种老师傅过去帮忙。
如今青出一蓝胜于蓝,贾东升的钳工技术不在于德水之下。
在于德水忙不过来的时候,贾东升就变成了最佳选择。
红星轧钢厂,加工车间。
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工人们还在干活儿。
贾东升完成了车间主任交代的任务,喝口水喘口气儿。
一抬头,看见他媳妇秦淮茹跟花姐一起打磨某款设备的零件。
师徒俩配合相当默契,在花姐的教导下,秦淮茹的钳工技术略有小成。
以她现在的钳工水平,等到按照八级工制度里定级的时候。
最起码能定个二级钳工。
如果贾东升给她多开几个小灶的话,定个叁级钳工也不是不可能。
反观贾东旭和易中海这对师徒,一个不爱学,一个不爱教。
等过完年定级的时候,能给贾东旭定个二级工就不错了。
至于易中海,顶天儿给他定个六级工。
秦淮茹那边的活儿干完了,收拾东西跟贾东升一起下班。
小两口披星戴月往家走,到家都快八点半了。
洗个脚,吃点儿东西,刚躺下就睡着了。
一觉睡到自然醒。
……
翌日。
二人刚起床,妈妈已经做好早饭。
吃过饭穿上工作服出门上班。
韩秋菊拿出准备好的饭盒,贾东升笑着拒绝。
“妈!我们就去一上午,中午回家吃饭。”
“再有半天时间,我们车间的生产任务就完成了,所以下午提前放假。”
韩秋菊一听这话特别高兴,给儿子和儿媳妇整理衣领和帽子。
尤其是儿媳妇,已经认定怀孕了,必须多注意保暖。
她当儿媳妇的时候,没有婆婆疼她。
她不会让这种悲剧在自己儿媳妇身上上演。
自己吃过的苦,决不允许儿媳妇吃类似的苦。
夫妻俩在车间待到十一点,不仅完成了既定的生产任务。
还抽空把车间的卫生给打扫了一下。
工具归拢整齐,设备全部拉闸断电。
贾东升夫妇和工友们一起离开加工车间。
在去车棚取车的路上,和工友们互道再见。
再见面就是明年。
贾东升今天没见到他爹贾卫华。
估计是在菊儿胡同陪他爷爷贾长先呢。
早上吃饭的时候,妈妈曾对他提起此事。
妈妈希望他中午下班以后,带媳妇去菊儿胡同看望贾长先。
不管怎么说,贾长先都是他亲爷爷。
妈妈当时说这些话的时候,贾东升没有接茬。
他当时没拒绝,也没同意。
他没直接拒绝,是不想让妈妈不高兴。
至于同意?他怎么可能会同意。
难道就因为贾长先快不行了?他就要不计前嫌,去看贾长先最后一眼?
凭什么?
就凭他是自己爷爷?
天底下,哪有当爷爷的,会不认自己亲孙子的?
想当年,贾东升在集市上,连喊他三声爷爷。
周围的人都听见了,贾长先却假装听不见。
甚至在有人提醒他的时候,他还警告提醒他的人,不要多管闲事。
那时候的贾东升年龄确实还小,但他只是小,不是傻。
事实上,那时的他已经懂事儿了。
他知道爷爷之所以不搭理他,不回应他。
不是因为没听见,而是讨厌他。
至于为什么会讨厌他呢?
贾东升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难道他爹不是亲生的,或者自己不是亲生的?
贾东升想不通,想不通就不去想。
反正他这辈子是不会原谅贾家人的!
骑车回到95号院,家家户户都已经贴好春联了。
韩秋菊早已把笔墨纸砚都准备好了,就等儿子下班回来写春联了。
往年,他们家的春联都是贾卫华负责写的。
今年不同往年,今年贾卫华一直在陪贾长先,没时间写春联。
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顺理成章的落在贾东升头上了。
好在他前世对书法略知一二,毛笔字曾拿过全国一等奖。
写几副春联小菜一碟。
贾东升执笔,秦淮茹磨墨,韩秋菊负责准备贴春联用的浆糊。
他先给父母那屋写一副对联。
上联是:家庭和睦百业旺,下联是:国泰民安万事兴。
横批是:家和万事兴。
然后给自己那屋写一副对联。
上联是:今朝若能同淋雪,下联是:此生也算共白头。
横批是:白首不分离。
贾东升刚把春联贴上,就引起后院住户大讨论。
消息很快传遍全院,不少人来后院看贾东升写的字。
叁大爷更是特意前来观看贾东升写的春联。
看到贾东升堪比书法大家的毛笔字,叁大爷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
他强烈要求贾东升给四合院的大门重写一副对联。
把他刚才写完的那副对联撕掉。
他的毛笔字和贾东升的毛笔字放在一起,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东升啊!叁大爷的字跟你的字一比,简直不堪入目,不堪入目啊。”
“所以咱们四合院大门上的对联,必须由你来写!”
“只有你的字,才能配得上咱们大院的大门!”
既然叁大爷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贾东升再拒绝就不合适了。
直接大笔一挥,给95号院的大门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春回大地满院萌春意,下联是:情满京城满城迎新春
横批:情满四合院。
“好!很好!非常好!”
当贾东升写完最后一笔,叁大爷一连说了三个好。
第一个好,是在夸贾东升的对联寓意好。
这第二个好,是在夸贾东升的毛笔字写的很好。
至于这第三个好,是在夸贾东升这个横批写的非常好。
这幅对联是贾东升临场发挥想出来的。
被叁大爷如此夸赞,整的他都不好意思了。
好在贾东升脸皮比较厚,无论叁大爷是不是捧杀,他都欣然笑纳。
刚贴完大门口的对联,就闻到一股炸鱼的香味。
贾东升一路小跑回后院,还没走进后院,又闻到了炸丸子的香味儿。
虽然五十年代的生活比较艰苦,但是贾东升从小在爱里长大。
别看他爷爷奶奶和三个姑姑对他爱答不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