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鬼冢寻踪(2/2)
我敢忙从钱包里掏出所有的钱,一共一千一百块,我忍痛割爱啊。
这个乞丐继续摇手,转身要走,我堵在门口,写上一行字。
你不带我去,我叫警察叔叔抓你做班房!
说你倒卖文物!让你天天拨大蒜!
乞丐那个委屈的眼神看着忒可怜了。
现在我必须得第一时间找到姐姐和姐夫,阻止他们下斗,不然后果严重。大伯说话一般很低调,不归路三个字让我十分担心。
也有一点自私的心理,万一要是劝不回他俩,我也得跟着倒上这一斗,长长见识,图个刺激。
店门口停着一辆老捷达,姐姐上个月专门买给我练车用。
我强行把钱塞给这个乞丐,背上背包,拖着这个乞丐就上了车。
这乞丐身上的味道太大,我把车窗户全打开,又喷了点香水,一路开始急速奔驰。
临淄熊人山离我所在的三元文化大市场有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不远不近,但是出发时候已经下午四点多了,估计到了也就黑天了。
乞丐坐在车上很开心,一会嘴里嗯啊的瞎叫,一会又痴呆状,不知道上哪去神游了。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路过二王冢与四王冢,这一片总称齐国王陵,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六君王墓,墓冢东西排列,绵连相连,封冢高耸,气势雄伟,状若山丘。附近又有小封冢环绕四周,共有三十六个,故有“齐陵”之称。
齐陵附近环绕三座大山,紫金山、牛头岗、菟头山,合称鼎足山,有三足鼎立的意思。
民间有个谚语,叫“齐王葬在三山口,临淄永世不为京。”
毕竟都是本省的古墓,我对这个地方还是蛮熟悉的。
想起年幼时,大伯曾带我和哥哥姐姐一起来参观过。
记得我们参观完毕离开时,大伯在馆外的保安亭后面,发现了一个非常隐蔽的西晋时期盗洞,我印象中洞口也就有碗口粗细。
大伯随口说,这些个斗是绝对不能碰,是政府的重点保护项目,到处是摄像头和武警。
想着想着,夕阳的一抹霞光映入我的眼帘,抬头看到了一个广告牌,
上面写的是,熊人山景区欢迎您
下面写的是,监督举报盗窃贩卖文物人人有责
那乞丐突然嗷嗷的大叫,我本来想骂他几句,发现自己的肚子也跟着咕噜咕噜的叫。
人家要饭的都没说饿,我咋这么不长出息,出门匆忙也没带点吃的喝的,可是这一路全是穷山恶水,上哪去弄点吃的。
别说想啥来啥,前方不远处有灯光,开车靠近一看,一家小饭店,饭店名字竟然叫夷人部落!
这不是羊入虎口吗?
去挖人家先祖鬼王大大的坟,还不被人家当肉串烤了!
乞丐一个劲的指了指那个店,又指了指肚子,我一个劲的不理他。
然后他竟然从口袋里摸出钱在朝我比划。
我擦,对啊,我身上没有钱啊,吃饭还得问乞丐要。这让我哭笑不得,简直是丢大人了!
反正人家也不知道我是去倒斗的,昨晚上到现在滴水未进,一会再饿蔫了,杂有体力找姐姐,干脆抓紧垫吧几口。
估计他俩到了地方还得分金定穴,起码也得天黑了才能下斗。
路边停车,我和乞丐就进了夷人部落的小院。
院子不算大,大概能坐个七八桌,有一个大婶在切肉,看我们进了院子,脸色变的十分奇怪。
一个白净奶油小生,一个脏臭乞丐小弟,这种组合搭配,谁见谁奇怪,我赶忙解释说:
“大姐,这是我们村的聋哑人,听说这附近要盖个聋哑学校,这不村长让我带这哑巴来报名。
哎呀,这孩子命苦啊,还是孤儿,吃百家饭长大,平时没人管,穿的跟乞丐一样。
您别见怪,我们吃点饭马上就走,现成的抓紧来点,钱少不了您的。”
大姐听完后招呼我们坐下,没一会拿来了一个小烤炉,我要了两斤纯羊肉和六个大腰子,乞丐还去拿了一瓶小二,我都无语了,乞丐的生活品质蛮高的,俩人开始一顿埋头大吃。
话说这正吃的津津有味呢,门口突然冲进来一个人,大喊:
“孩他娘,活见鬼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