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论疾诊尺(1/2)
论疾诊尺妙论
小岳:(站在台上)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小岳,旁边这位,是我的搭档老孙。
老孙:(拱手示意)诶,是我,好久不见啦,各位。
小岳:老孙呐,最近我研究《黄帝内经》,那真叫一个大开眼界,尤其是里面的《灵枢·论疾诊尺》,太有意思了。
老孙:哟,这我可得好好听听,这篇讲的啥呀?
小岳:这里面黄帝问岐伯说:“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 意思就是黄帝想不通过看脸色、摸脉象,就靠诊查尺肤,说出病情,从外在表现知道内里变化,问岐伯该咋办。
老孙:(挠挠头)这尺肤是啥呀?就光摸胳膊就能知道病?
小岳:(一本正经)这尺肤啊,就是从手肘到手腕的皮肤。岐伯就说了,“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 就是仔细看尺肤是松弛还是紧绷,是大是小,是滑溜还是干涩,肌肉是结实还是脆弱,就能判断病情了。
老孙:(惊讶)这么神奇?那要是尺肤滑溜溜的,是啥情况?
小岳:岐伯说啦,“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 。” 就是尺肤滑润有光泽,那可能是有风邪,受风了。还有啊,“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 。” 跟前面意思差不多,皮肤像涂了油脂一样滑润,也是风病。
老孙:(好奇)那尺肤涩涩的呢?
小岳:(模仿老中医把脉的样子)“尺肤涩者,风痹也 。” 尺肤不滑溜,涩滞的,这是风痹病,气血不通畅。还有更特别的,“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 。” 要是尺肤粗糙得像干巴巴的鱼鳞,这是脾不好,水饮不化,身体里水液代谢出问题了。
老孙:(感叹)好家伙,这看尺肤还真能看出不少毛病。那尺肤温度也能判断病情吗?
小岳:当然啦!“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 要是尺肤特别热,脉搏又大又躁动,那可能是得了温病;要是脉搏大但很滑利,那说明病快好了,正气把邪气赶出去了。
老孙:(追问)那要是尺肤凉凉的呢?
小岳:“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 。” 尺肤冷,脉搏还小,这是拉肚子、气虚的表现。还有,“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 尺肤热得烫手,还先热后冷,或者先冷,摸一会儿又热了,这都是寒热往来的病,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老孙:(惊讶得瞪大眼)这中医太神奇了,摸个胳膊能知道这么多病。
小岳:(得意地笑)这还只是一部分呢,还有更绝的。比如说看眼睛也能知道病在哪个脏腑。“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 。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 眼睛发红,病可能在心;发白,病在肺;发青,病在肝;发黄,病在脾;发黑,病在肾;要是黄色还夹杂别的颜色,不好形容,那病在胸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