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近乡情更怯(1/2)
菊部隐隐作痛的秦书生乃肉眼凡胎,岂能识破鬼物藏身匿形?
按着吴老的吩咐将一套事儿拜完,立马借着夕阳余晖逃离了阴气森冷的坟地。
管不管用顾不上了,心里只想着赶紧回家,溜之大吉。
心里百般乱绪的端公负刀暗暗跟在其后,以防那“牛二”乘虚而入,虽然他老人家有法子能暂时看到鬼物形迹,但那等大招等闲不得施展,太耗气血,再者他也舍不得。
直到张牧之离开来安镇七日后神婆胡三姑和端公吴老汉才确定那闹出人命的新鬼牛二貌似真的不在来安镇了,去向更是不知,人鬼殊途嘛。
又过去了一月,安安稳稳的,牛二的院子都长满了野草,来安镇逐渐又有其他新鲜事儿喧起,而那位肛裂的秦书生也在乡亲们的淡忘中悄咪咪地去了县城求学,而心怀远志的毛掌柜依旧守着他那小肉摊儿。
那些家境尚可的书生其身旁的小书童不是聪明伶俐的机灵就是明眸皓齿的阴柔,而秦景玉秦书生身边的书童却是个年轻力壮的勇猛少年,若是细心人会发现更令人不注意的是那壮硕猛汉般的小书童貌似与牛二的体格一般雄壮。
。。。
河阳县南的南屏山是一片群山,占地极广,雄踞几县,茂林深谷,山路难寻,张青要想走捷径只得绕行走水路,绕个大圈子,走赤水河,再返南,经竹霞镇再转陆行回到老家临河镇。
他决定先回家再北去县城“送信”。
绕行个大圈子说不得要经过虎口关,当年他年少轻狂,福运盖头,迷迷糊糊冲破武道天堑,晋身先天,成为“掺水”的武道宗师时便在此捕杀大鱼以充气血之亏。
许是无师指导,又许是福运太厚,险些气血亏到要损寿命时豪吞下几头沉舟大鱼才将气血补到盈满。若不是这虎口关因水情复杂,巨鱼不少,少不得一句“初师未捷身先死”的评语。
赤水河,虎口关。
张青静立在船头远眺,临风猎猎,河风时不时扬起衣角。
“公子的家乡风光了得啊。”赵三枪赞道。
此处河面甚是宽广,浊浪滔滔还有淡淡雾气笼罩,气象堪与大江大河相比。
“呵呵,此地唤作虎口关,乃小清河与赤水河交汇处,水情复杂,暗涌莫测,河中更有巨岩林立,如一头恶虎盘踞河口,是过往船家最绷心弦的要命水道,稍有不慎船翻人亡。”
“张小郎君切莫如此,慎言,慎言。虎口关风平浪静,河神老爷神居之所,过往船家无不诚心孝敬。”
货船船主小心翼翼来到船头“提醒”气度不凡的贵客小心言语冲撞了河神老爷。
“呵呵,冯老爷说的是,虎口关乃河神老爷仙居水府,是在下孟浪了。”
本面向船头的张青回转歉身。
“诶诶,使不得,使不得。张小郎君是咱河阳县屈指可数的文曲星老爷,小老儿跑船几十年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见到这么贵气的郎君呢。”
冯林冯老头是个老船汉,跑船走水一辈子,自打学会走路就在船上生活,从跑单帮到押船运货已有四十多年,用毕生积蓄攒出这么一艘十丈货船,这虎口关不止安稳过了二百趟还是三百趟。
要说对虎口关,他是最有“感情”的,大半身家都是凭借对虎口关水情的“了如指掌”才赚下的,“水眼冯”在过往水道上鼎鼎有名。
过往跑船的都知道冯林冯老爷子有一对能看清浑水河底万物的招子,双眼微微一瞥便知哪里暗藏巨岩,哪里急流暗涌,神奇得不要不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