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蜂窝煤(1/2)
国庆三大活动的余威实在太大,直至昨天深夜,院里那细细碎碎的交谈声才彻底停歇。
次日早上七点,李天佑睡眼惺忪地睁开眼,规律的生物钟压根不给他睡懒觉的机会。
他躺在床上,看着顶棚发呆。
这会儿可没有什么国庆黄金周的说法,国庆节总共只放两天假,再减去昨天执勤的一天,他其实就剩一天假期了。
十月初的四九城已有丝丝凉意,初升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得人暖烘烘的。
这也提醒了他,是时候该买煤了。
四九城过冬三大事,糊窗户、囤白菜、买煤球。
玻璃窗一安,糊窗户的事儿就彻底翻篇了。
可买煤球囤白菜的老习惯,四九城人咋都忘不掉。
冬储大白菜的集中供应日期是11月1日至15日,但煤球从九月底就陆续开始供应了。
虽然1957年四九城就开始推广使用蜂窝煤,但并未全面普及,大多数人用的还是煤球。
原因也很简单,蜂窝煤炉子产量不足,价格自然昂贵。
普通煤球炉子一块五,蜂窝煤炉子却要三块。
而且不仅蜂窝煤炉子贵,就连后续的用煤开销也是成倍增加。
机煤球,一吨价格约为11块5。
三口之家,每年的用煤量差不多1-1.2吨左右。
而每块蜂窝煤为2分4,每年用煤量大概为1000-1500块。
这么一算,也难怪蜂窝煤的推广之路异常艰难,足足到70年代才彻底普及。
李天佑发了近半小时呆,才听到院子里有了些许动静,随即空气中也夹杂进了烟火味。
他搓搓脸,感觉脑子稍稍清醒了点,便起身洗漱。
“天佑,麻溜儿洗脸吃饭。”灶房里忙活的李母喊道。
“哎,好嘞。”
李天佑拿着搪瓷盆过来中院打水时,正撞见傻柱蹲在边上洗漱。
他拧开水龙头,看着自来水哗哗流下,心思早已飘到了李母讲的八卦上。
就在几天前,秦淮茹母女出院返家了。
贾槐花的名字依旧,然而身子却被棒梗弄出的那滩肥皂水给毁了。
秦淮茹会帮棒梗隐瞒,但秦大妈不会。
在她的口中,棒梗简直是坏得流脓,槐花则是个苦命丫头,出生时险象环生,好不容易活过来,还留下了后遗症。
关于后遗症这点,众人心里其实都隐隐有所猜测,只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槐花被医生诊断为脑损伤,后续智力发育与肢体活动都会受影响。
被槐花这么一拖累,秦淮茹往后怕是要把傻柱这个“血包”攥得更紧了。
想着想着,李天佑的思绪就飘远了,直到被傻柱一声急切的大喊给唤回来:
“水都漫出来了!”
回过神来的李天佑,赶忙把水龙头关上,又瞥了眼傻柱,道了声:“谢谢。”
傻柱摆了摆手,目光在李天佑身上打了个转:
“我记得,你早先儿身子骨儿不咋硬朗?”
李天佑看着傻柱:“你想打听点儿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