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狱中十七年 > 第120章 狱中一枝花

第120章 狱中一枝花(1/2)

目录

昨晚,侯本福比平时都睡得早,今天早上五点半,晨光还未完全驱散夜的黑暗,他便已醒来。他不习惯赖床,洗漱完毕后,身影在朦胧的光线中朝着《新生报》编辑室走去。监狱的清晨静谧而清冷,唯有他轻微的脚步声在走廊上回响。

当侯本福坐到编辑室的办公桌前时,屋内还弥漫着淡淡的潮湿气息。他编辑室的灯,接着又打开桌上的台灯,暖黄色的灯光在稿纸上晕染开来,他开始整理今日要审的稿件,动作轻柔而熟练。

不一会,冯连升睡眼惺忪地起床解小手,无意中看见编辑室木门小方窗透出的灯光,心中顿时生疑。在他的印象里,侯本福嗜酒,此刻的灯光让他怀疑侯本福在里面偷偷喝酒。他蹑手蹑脚地凑近小方窗,眯起眼睛朝里张望,眼神中满是探寻与期待。然而,屋内除了伏案工作的侯本福,没有酒瓶的踪影,也嗅不到一丝酒味。

他不甘心地推开门,脸上堆起假惺惺的笑容:“小侯老师这么早啊?”侯本福立刻站起身,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回应:“冯老师你也早,今天要审的稿子比较多,这两天黄忠福老师的身体又不太好,所以我就早点开始。”冯连升一边敷衍着回应,一边快速扫视着侯本福身边的柜子和桌子向曾科长检举侯本福喝酒的事,在他看来,这是严重的违规行为,侯本福应该受到严厉惩罚,可如今侯本福却毫发无损,这让他难以接受。

侯本福敏锐地察觉到冯连升的异样,直接开口问道:“冯老师你在找啥呢?你说,想找啥?我给你。”冯连升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弄得有些慌乱,连忙摆手:“没找啥没找啥。你忙你的事,我还要去睡觉,不打扰你了。”侯本福故意挽留:“来都来了就坐会吧,咋个刚一来就要走。”他心中清楚冯连升的来意,想看看对方还会耍什么花招。但冯连升却不愿多留,匆匆离开了。

侯本福松了口气,重新坐下,继续专注地审读稿子。可没一会儿,编辑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伴随着一声带着揶揄的声音:“哟,侯大才子,这么认真啊?”侯本福不用抬头,也能听出这是原经贸局副局长李宏基的声音。李宏基迈着慢悠悠的步子,下巴高高抬起,走进屋内。

“李老师早。”侯本福简短回应,眼睛始终没离开稿子。李宏基踱到桌前,手指有意无意地拨弄着稿纸,语气阴阳怪气:“《前江监狱工作报》上每一期都有你的文章,真是才华横溢啊。”侯本福略略抬头,语气平淡:“反正一天做的就是这个事,混日子嘛。”李宏基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说:“啧啧,大才子还谦虚哩。不过啊,年轻人太出风头并不是好事,容易招人嫉妒。你说是不是?”

侯本福听出了话中的威胁,手指不自觉地用力收紧,稿纸在他手中微微发皱。但他还是强压下心中的愤怒,平静地回答:“谢谢李老师提醒,不过这并不是我想出风头,这是我的改造任务,不多做点成绩出来也不好给曾科长交代啊。”就在李宏基还想再说些什么时,黄忠福和何伦发走了进来。

黄忠福看到李宏基在,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李老师这么早来跟侯老师学写稿子啊,不过写稿子这个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哟。”李宏基被这直白的讥讽弄得满脸尴尬,支支吾吾地岔开话题:“你们今天要去宣教大楼不呢?可能一会干部要来带我们出去了,我去收拾一下。”说完,便灰溜溜地离开了。

何伦发见状,轻声劝道:“黄老师你没必要这样说他,宁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黄忠福顿时来了脾气,气愤地说:“我就要这样说他,他这种人,一天就想抓我们的把柄,恨不得把我们都整死了,他和冯连升两个独霸宣教科。以前我还帮他两个写稿子帮他们挣表现,自从上次去检举我们喝酒的事以后,我就再没有好脸色给他们。”

侯本福也开口相劝:“黄哥你咋个连何哥的话也不听了?何哥说的是对的,宁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黄忠福这才收起怒色,不好意思地笑着对何伦发说:“何哥我说这话不是针对你哟,我就是看不惯李宏基和冯连升这号人,正事做不来,就会在背后放冷箭。”

何伦发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你黄忠福兄弟就是头犟牛,难道他们是疯狗,你也变成疯狗去和他们对咬?要注意方法,要讲策略。”

侯本福也附和道:“黄哥,何哥说的是对的,要讲策略。再说了,术业有专攻,人家冯连升的书法也是没人能比的。”黄忠福挠挠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何哥平时说的话我都记得住,但是一看到李宏基和冯连升两个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想打击他们两句才解气。”

何伦发和侯本福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犟牛,没办法。”自从何伦发与侯本福交好以后,三人渐渐成了生活搭档。何伦发看着黄忠福,分析道:“其实他们两个的心态还停留在以前有权有势的时候,习惯被人恭维,习惯被人前呼后拥,进了监狱后也没适应地位落差,现在看到侯本福这么能干,这么有才华,干部青睐,基层单位的同改们又尊敬,他们心理就不平衡。我和他们的心态正好相反,我巴不得个个都比我能干,个个都比我有才华,这样我才有机会钻空子偷懒啊,在宣教科这样的单位,反正大家的改造成绩都一样,干得多干得少还不一样的减刑。你说是不是?”说完,他狡黠地笑了起来,屋内洋溢着和乐的气氛。

冯连升和李宏基两次不怀好意的\"造访\",让侯本福如芒在背。此后,他的神经始终紧绷着,就连喝水的动作都变得格外谨慎,生怕因一个细微疏忽露出破绽。他深知,在这高墙之内,一旦被抓住把柄,等待他的或许是漫长的刑期延长,甚至是更为严厉的惩罚。

好在人员出入管理上有一道天然屏障。二门岗的通行名单上,并没有冯连升和李宏基的名字。平日里,常出入的不过是积委主任邓成方、教研室组长钱正林,以及副组长何伦发、黄忠福和侯本福五人。宣鼓组长张发栋虽挂着组长头衔,却鲜少承担实际工作,整日在三门岗内与人对弈,消磨时光。邓成方和钱正林也不喜外出,如此一来,何伦发、黄忠福和侯本福三人便成了宣教大楼的常客。每逢周末,他们总是一大早就出二门岗来到宣教大楼,直到深夜才返回监舍。此时的宣教大楼,除了偶尔巡视的值班干部和打扫干部办公室的犯人,静谧得宛如世外桃源。三人也会在这里小酌,只是将饮酒时间特意安排在午饭时分,确保深夜归监时身上再无酒气残留。

隔壁监狱库房没有厕所,在那里工作的几名女职工不得不常来宣教大楼。久而久之,她们与宣教科的犯人们渐渐熟络起来。其中,一位名叫洪丽的女职工因其出众的容貌和丰满高挑的身材,被犯人们私下称为\"狱中一枝花\"。她性格爽朗,与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不少犯人会托她帮忙采购食材,她总是爽快应允。

这天,主管宣鼓的颜干部领着洪丽走进编辑室,向侯本福介绍道:\"这是隔壁库房的洪丽,她在参加成人自考,想找人帮忙写篇作文,你帮她写吧!\"侯本福立刻起身,态度恭敬:\"好!不晓得这篇作文有哪些要求?\"颜干部招呼洪丽坐下,笑着说:\"你坐,他叫侯本福,我们宣教科的'一支笔',把要求跟他说说。\"

\"原来你就是侯本福!\"洪丽眼中满是惊喜,\"我经常在《前江监狱工作报》上读你的文章,本以为是位老先生,没想到这么年轻!文章写得实在太好了!\"颜干部在一旁插话:\"他比我大两岁,应该比你大三岁吧?我记得我比你大一岁。\"洪丽连忙点头:\"对的对的,颜姐!\"随后,详细说明了作文要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