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谋东宫晋王纳贿 反燕山罗艺兴兵(2/2)
罗艺十分高兴,与杨林并驾齐驱前往燕山府。到了燕山府后,罗艺请杨林入城,大摆筵席款待杨林。杨林赶忙写好表章,派差官送往长安呈奏给隋主。隋主接到奏报后,立即派窦建德带着诏书前往燕山府。罗艺得知消息后,出城迎接天使。窦建德进城后,宣读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据靠山王所奏,燕公罗艺,廉洁贤明、刚猛勇敢,堪当冀北地区的屏障。现加封其为靖边侯,统领本部精锐兵马,永远镇守冀北,只听从调遣,不听从宣召,拥有自行决定生死的权力,世袭此职,望勿辜负朕意。钦此!谢恩!
罗艺接过圣旨,再次大摆筵席,热情款待天使窦建德,还赠送杨林和窦建德金银彩缎。第二天,罗艺在长亭摆酒,为杨林饯行,亲自送行十里后才返回。
杨林和窦建德二人回朝,还在途中时,忽然传来消息,登州海寇作乱,上岸抢劫百姓。杨林听到消息后,对窦建德说:“你先回去复命,老夫亲自前往登州,剿灭海寇。” 于是,杨林领兵前往登州。海寇得知杨林的兵马到来,不敢与之交战,纷纷散去,杨林扑了个空。只见当地人烟稀少,城池破败,杨林十分感慨,便上表奏明隋主,自愿镇守登州。他命令军士召集民工,整治府库,修筑城墙。不到一年时间,就把登州修整得十分齐整,此事暂且不表。
再说李渊当时拒绝接受晋王的礼物,晋王心中不悦,说道:“我已经在朝廷内外都谋划好了,不怕你能怎样!若我能如愿以偿,一定要杀了这个老贼,才能消我心头之恨。” 杨素收受了晋王的厚礼后,便想方设法诋毁太子。他又深知文帝惧怕皇后,十分听信妇人的谗言,于是常常趁着宫中设宴时,在皇后面前夸赞晋王贤能孝顺,挑拨独孤皇后。妇人见识浅薄,信以为真,常在文帝面前说些冷言冷语,使得文帝对太子十分猜疑,还时常派人打听太子的消息。
到了开皇三年十月,东宫得宠的臣子姬戚出面告发太子,说:“东宫太子让师姥占卜吉凶,说陛下的忌讳在十八年,这个期限很快就要到了!太子还在马厩中养了千匹战马,想要谋划叛逆之事。” 文帝听后,认为此事属实,不觉大怒。当即召见太子,太子跪在殿下,文帝宣读诏书,将太子废为庶人,立晋王为太子,任命宇文述为护卫。东宫的旧臣唐今臣、邹文胜等人,都被杨素诬陷,上奏斩首。朝廷官员都心怀畏惧,无人敢出声。大夫袁?和文林郎杨孝政一同上奏道:“父子乃是天性至亲,如今陛下反而听信谗言,伤害了天性。况且太子这件事,又没有实际证据,如今依臣等上奏,应将杨素、姬戚以诬陷太子之罪反坐,恳请陛下速速斩杀杨素等人,如此则朝野肃清,臣等不胜荣幸。” 文帝听后大怒,将袁?和杨孝政二人一并拿下,此后再无人敢进言。
只有李渊上疏道:“太子所谋划之事,都没有实际证据,也没有对证。如今既然已经将太子废黜,就不应再加罪,还应给予怜悯抚恤。” 文帝看了奏疏后,虽没有完全听从,但还是给了太子五品俸禄,让他在内苑安度余生。晋王看到李渊的奏疏后,顿时大怒,立即召来宇文述和张衡商议道:“这李渊明显是因为斩杀张丽华一事,怕我怀恨在心,担心我日后成为君主,所以才上了这道奏疏。必须杀了这个老贼,我们才能安稳!” 张衡说:“杀李渊有何难?”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