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重生90靠麻辣烫发家 > 修族谱

修族谱(1/2)

目录

周末,陈牧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拨通了老家爷爷奶奶的电话。电话接通,那头传来奶奶慈祥的声音:“牧儿啊,怎么想起给奶奶打电话啦?”陈牧深吸一口气,抑制不住喜悦说道:“奶奶,我写的小说出版啦,还卖得特别好!好多人都喜欢看呢!”奶奶愣了一下,随后惊喜地笑出声:“真的呀!我的乖孙这么厉害!你爷爷就在旁边,你跟他也说说。”

爷爷接过电话,声音里满是骄傲:“牧儿,好样的!咱们老陈家出了个大作家!爷爷为你自豪!”陈牧和爷爷奶奶分享着创作的点滴,讲述着收到读者好评时的激动心情。

挂了爷爷奶奶的电话,陈牧走向正在客厅看电视的父母。他清了清嗓子,故作镇定地说:“爸,妈,跟你们说个事儿。我写的那本小说,出版后销量特别好,好多人都夸写得好。”父亲放下手中的报纸,眼中满是欣慰:“儿子,没想到你真干出了一番成绩,爸爸一直知道你有这本事!”母亲则激动地拉着陈牧的手:“太好了,妈妈真为你高兴。这段时间看你为了创作那么辛苦,一切都值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陈牧详细地讲述着创作过程中的困难与坚持,还有那些来自读者和评论家的反馈。父母认真听着,不时提出问题,眼中的骄傲愈发浓烈。这一刻,陈牧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而家人的支持与认可,更是他在文学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这天,陈牧一家正围坐在客厅看电视,陈新的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那头传来陈牧爷爷爽朗的声音:“新啊,咱陈家村准备修族谱啦,这可是大事,村里通知每家每户都要捐款。”陈新坐直身子,认真地回应:“爸,修族谱是好事,这钱我们肯定捐。您看大概要捐多少合适?”

爷爷接着说:“捐款数额倒没硬性规定,大家都是根据自家情况来。不过我想着,咱们家现在日子过得不错,你在省城也发展得好,要不咱就多捐点?”陈新毫不犹豫地答应:“行,爸,就按您说的办。多捐点也是应该的,为了家族的事,咱可不能含糊。”

停顿了一下,爷爷又说道:“还有个事儿,这修好了族谱,我想复印一份留咱们家。你和牧儿现在主要在省城读书生活,以后回村的机会可能没那么多,留一份族谱,也能让牧儿知道咱们陈家的根在哪儿,记住家族的传承。”陈新听了,心里一阵温暖,连忙应道:“爸,您想得真周到,就这么办。我这就把钱准备好,您看是直接转给您,还是打到村里指定的账户?”

挂了电话,陈新把修族谱的事告诉了陈牧和妻子。陈牧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哇,修族谱,这太有意义了!爸,咱们多捐点钱,说不定我的名字也能写进族谱里呢。”陈新笑着摸了摸陈牧的头:“当然能写进去,你可是咱们陈家的骄傲。等族谱修好了,咱们好好研究研究,看看咱们陈家都出过哪些了不起的人物。”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对修族谱这件事充满了期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陈家村的祠堂里热闹非凡。各房后人的家主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修族谱这一宗族大事。祠堂里香烟袅袅,祖先的牌位庄严肃穆地排列着,仿佛在见证着这场家族的盛会。

会议开始,族中长辈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各位,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为了咱陈家修族谱的事儿。这族谱,是咱家族的根脉,记录着咱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意义重大。”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接着,开始讨论捐款数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有的说按照人头捐,有的提议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来定。这时,陈牧的爷爷站起身来,底气十足地说:“我家新儿在省城开公司,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牧儿也成了作家,出了书,给咱们陈家争了光。我们家愿意多捐些,为修族谱出份大力!”众人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对陈牧一家的慷慨表示赞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