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太子要造反34(1/2)
长歌在穆铮家里吃了一顿午饭,就被穆铮送回宫了。
“三舅,外公他们应该快回来了,以后大昭便无战事了。”回宫的路上,长歌感慨的说道。
“都是陛下圣明,我大昭才能超越历代王朝,疆域之广堪称历代之最。”穆铮恭敬的说道。
“以后要好好发展民生了,三年的战争,国库已经空了啊!”
这三年的征战花光了国库,要不是长歌的内帑支撑,估计那些文臣早就上书要求退兵了,可长歌依然觉得值。
长歌让重九算过,目前大昭的总面积已经达到了1800万平方公里,北至北冰洋,西到黑海,东到太平洋,南到缅甸和越南北部,
这还不算那些藩王们打下的版图,如果都算上的话,说一句大昭龙旗遍天下都不为过。
至少后世子孙不用再学英语了,这是长歌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昭明七年二月,第一届会试在京都举行,长歌还让人把考场的规则写了一张布告贴在了会馆的门口,就是怕这些学子不知道规则,再被赶出来。
会试完便是殿试,主考官是长歌,现在大昭已无战事,但长歌可不想让以后的官员认为没有战事军队就不重要了,所以这次的考题,长歌出的是:
“今四海承平,九域同风,百姓安居乐业,边疆宁谧无虞。然,军队之于社稷安危、民生福祉、邦交博弈、文明存续,其权重几何?”
长歌坐在御座之上,看着是如何想的。
考生们看到这道题也有些犯难,他们都知道大军出征了三年,这三年也是捷报频传,朝廷出的邸报他们也都有看过。
算下来,大昭的疆域真的很大很大了,而且在大昭的四周,都是轩辕家藩王们打下的地盘,这样的局面下,还要部队吗?
他们拿不准长歌的想法,但也知道,如果这个问题答不好,怕是这排名就悬了。
长歌没有下去转的恶趣味,就那么在御座上坐了两个时辰,直到时辰到了,长歌看着收好考卷才走。
三日后,礼部把判出来的三百份考卷带去了御书房,交给了长歌。
卷子都是糊名的,长歌只看他们的观点,果然大部分人都觉得军队可以不用了,既然这天下都是我大昭的了,那还要军队干什么,这不是增加国库的负担吗?
这样的答案,长歌一率往后排,如此短视,管好一亩三分地还行,其他的还是别想了,同进士也不错。
要知道,三国的时候,倒都是自己人呢,不也打的你死我活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谁知道过个几十年上百年,那些后代们会不会有想法?
军队永远都是保护自己的拳头,只不过,用不到目前这么多是真的。
况且,这次藩王定下地盘后,恐怕跟随他们的部队也会被长期“借走”吧?长歌早就做好这样的准备了,现在有长歌压着,那些藩王肯定不敢有异心,可谁也不敢保证以后没有。
长歌选出三甲后,后面的就不管了,相信礼部都明白他的意思。
三甲中,状元和探花都是寒门出身,榜眼则是清河崔氏子,这位的观点和文章长歌都比较满意,只是他的出身就注定他成不了状元。
科考结束后,除了三甲直接授官,并去翰林院待满一年外,其他的进士全部放在六部三司中观政,争取每个部门轮一遍,就像后世的实习,然后根据实习的成绩再决定要放在哪里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