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秦哀歌 > 第273章 朝堂争论

第273章 朝堂争论(2/2)

目录

从身世背景的详细核查,到学识才能的层层筛选,再到品行操守的多方考察,无一不是严谨细致。在如此缜密的考核之下,何来奸细之说?

若只因担忧尚未发生的未知之险,便裹足不前,放弃强国之路,实乃短视之举,恐将贻误大秦千秋大业!”

秦臻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支持纳贤的大臣们纷纷点头,称赞其深谋远虑;而反对的勋旧们则涨红了脸,想要反驳却又一时难以找到有力的说辞。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整个朝堂陷入一片激烈的争论之中,气氛剑拔弩张。

秦臻目光坚定,继续扫视着勋旧众人:“诸位大人,秦国僻处西陲,曾屡遭他国欺凌。历经数代先君艰苦开拓,方有今日之规模。

往昔穆公重用由余、百里奚等外邦之士,遂称霸西戎,令秦国声威远扬;

孝公任用商君推行变法,秦国得以崛起于乱世之中,为后续东出争霸奠定坚实基础。

今大王胸怀壮志,欲复穆公、孝公之伟业。然诸位却因一己之私,拘泥于门户之见,妄图阻拦纳贤。

此举与秦国之大义背道而驰,试问诸位,将秦国之未来置于何地?将列祖列宗之遗志置于何地?”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对者们个个面面相觑,一时语塞,有人面露尴尬之色,仿佛被人当众揭穿了谎言一般;而另一些人则紧咬嘴唇,心有不甘,暗自握紧了拳头,似乎还想争辩几句。

原本气氛就极度紧张的朝堂,此刻更是陷入一片死寂。

然而,就在这沉默之中,关内侯、蔡泽等支持纳贤的大臣们纷纷点头,对秦臻的话语表示赞同。

这时候,稳坐在高台中段的吕不韦,缓缓站了起来。

他先是对着嬴政稽首,而后目光缓缓扫向朝堂上剑拔弩张的两拨人,开口道:

“大王圣明,欲广纳贤才,以图大秦千秋伟业,此等宏略,实乃上上之策,臣举双手赞成。

左庶长方才所言穆公、孝公重用外邦之士成就霸业之事,桩桩件件,皆为我大秦崛起之典范,足见纳贤之利。”

他稍作停顿,随后目光转向那些勋旧,语气柔和了几分:“然诸位大人所忧,亦非毫无道理。大秦能有今日之根基,离不开诸位勋旧多年来的耕耘,若骤然涌入众多外来士子,于诸位大人而言,心中难免会有所不安,此乃人之常情。

大王,依臣之见,纳贤之路乃大秦兴盛之必由,绝不可废。然,亦当适当兼顾勋旧们的利益。”

吕不韦微微眯起双眼,沉思片刻后,继续说道:“臣以为,可设一过渡之法,让外来贤才与勋旧势力相互磨合。如此既能为大秦注入新血,又可保朝堂安稳,此等两全其美之策,岂不妙哉?”

朝堂之上,众人听闻吕不韦所言,顿时交头接耳,随后皆望向嬴政,等待着他的裁决。

而嬴政,则是微微眯起双眼,陷入沉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