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同门相争(1/2)
阳平关的城砖早已浸透鲜血,为了激励三军用命,张任亲自擂鼓助威,军中的战鼓声震得城头簌簌落土。
云梯上的蜀军如蚁群般攀爬,一名偏将的钢刀距离张卫咽喉只剩三寸,却在刹那间被守城的士兵用长矛刺穿后心。
“最后一次冲锋,一定要给我拿下阳平关。”张任甩掉披风,露出浸透汗水的玄甲,“等破城之后,纵兵三日!”
就在蜀军即将踏碎城头的瞬间,蜀军后方突然响起震天动地的马蹄声。
破晓的晨曦之中,汉军的赤色旌旗如烈火般撕开暮色,赵云银甲白马的身影在烟尘中若隐若现。
张任的瞳孔猛地收缩,手中鼓槌\"当啷\"落地——他精心布置在金牛道的伏兵,竟连半点阻拦都没能做到!
“杨金呢?让他来见我!”张任揪住传令兵的衣领,\"“我给他一万精兵设伏,为何汉军还会至此?”
马蹄声渐近,传令兵脸色煞白地折返:“回大都督,杨金将军当场战死,一万精兵也被汉军杀散了!”
“什么?”张任踉跄后退半步,踩碎了脚边的鼓槌,“汉军来了多少人马?”
“约有五千。”
“五千?确定只有五千?”张任的吼声十分尖锐,如同利刃刺破了嘈杂的战场。
当得到确切答复时,他猛地拔出佩剑劈开战鼓:“废物,真是废物!一万精兵设伏,竟被五千人击溃!杨金误我大事,死不足惜,杜陵!”
偏将杜陵应声出列,甲胄上还沾着先前攻城的血迹。
“我给你一万人,挡住汉军!”张任指向尘烟中的赤色洪流。
“只要拖到城门攻破,本督保你升为牙门将军!”他深知狭窄的山道限制兵力展开,一万士卒已是当前地形下的最优部署。
杜陵领命后却按捺不住争功之心。他一马当先冲出军阵,望着远处策马而来的赵云,扯开嗓子叫骂:“只会背后偷袭的鼠辈!可敢与我堂堂正正一战?”
他故意将长枪舞得虎虎生风,枪缨扫过蜀军士卒的头盔,激起一片喝彩。
赵云做人一向方正,而且战场之上用计出奇,本是兵家常事,结果杜陵却以此攻讦赵云的人品。
赵云心中不由得勃然大怒,猛的缰绳陡然收紧,胯下白马人立而起。
而后一夹马腹,如同白色的闪电,直冲杜陵。
杜陵见赵云居然敢单骑冲锋,心中不由得悚然一惊,旋即却又镇定下来。
他在蜀中也素以骁勇闻名,连张任的长枪都能抵挡一二十个回合,岂会惧这半路杀出的汉将?
然而两马相交的刹那,他才惊觉自己错得离谱——赵云的枪势快如闪电,力量更是超乎想象。只听\"噗\"的一声闷响,银枪穿透他的护心镜,将他整个人挑离马鞍。
蜀军士卒望着主将的尸体在空中划出抛物线,一时间竟忘了呼吸。赵云的白马踏着血泊疾驰,银枪所指之处,蜀军如浪涛般分开。他接连挑翻三名试图阻拦的校尉,口中大喝一声:“挡我者死,避我者生”。
这吼声让经历过马鸣阁血战的汉军血脉偾张,五千士卒齐声呐喊,如黑色的洪流般席卷而来,竟然以敌人的半数之势,对敌人形成了一个半包围圈。
和上次放任蜀军四散而逃不同,这次赵云命人驱赶溃兵,往张任正在攻城的主力大军冲去。
张任望着前方溃败的士卒,额头青筋暴起。他原以为凭借地势和万人之众,足以争取到数个时辰的破城时间。
却没想到杜陵如此不堪一击,更要命的是,汉军正驱赶着溃败的士卒,朝着自己的主力军阵狂奔而来,一旦被溃军冲进自家的主力军阵,恐怕会引发连锁崩溃,让整个战局将彻底失去控制。
“传令!让溃兵从两侧绕行!”张任挥舞着宝剑,“弓箭手准备!敢冲击本阵者,格杀勿论!”
五千名弓箭手迅速列阵,弓弦拉成满月。当溃兵试图冲进主力阵营时,箭雨如蝗般倾泻而下。
惨叫声中,数十上百具尸体倒在血泊里,更多的溃兵被迫转向,从主力大军两侧绕行,惊慌失措的溃兵还撞翻了蜀军设置的拒马鹿角。
蜀军弓箭手不分敌我的射击,不但使得溃兵,没能达到赵云的设想,冲击到蜀军的主力大军,更阻止了汉军的冲锋,一定程度上暂缓了汉军的攻势。
张任紧握宝剑的手掌青筋暴起,看着弓箭手将溃兵驱赶到阵外,紧绷的神经却丝毫未松。
他深知,真正的危机不在于眼前的溃兵,而在于那逐渐蔓延至全军的恐慌。攻城战最忌讳分神,可身后汉军的喊杀声如同毒蛇,正顺着每一个蜀军士卒的耳膜,钻入他们的心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