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汉家儿郎踏胡疆(2/2)
三则是徐庶已经进入汉中之地,此时正是拿下汉中,为日后进军川蜀的好时机,实在抽调不出兵力劳师远征了。
待诸将领命退下,刘浪独留波调。月氏胡首领跪伏在地,额头几乎贴到青砖:\"太师有何吩咐?\"
\"你可知月氏为何能在西凉立足?\"刘浪把玩着案头的玉珏,\"当年张骞凿空西域,月氏王赠他三十匹汗血宝马;武帝时,贵霜帝国进犯,月氏出兵助汉军收复龟兹......\"他话锋一转:\"但二十年前,你父却与烧当羌联手劫掠酒泉。这笔账,该怎么算?\"
波调浑身冷汗淋漓:\"太师明鉴!小人愿率部为先锋,扫平烧当羌!\"
\"好。\"刘浪将一卷密信推到他面前,\"三日后,你便随翼德将军出征。记住,汉人恩怨分明,今日你助我平胡,他日朝廷必不负月氏。\"
当夜,允吾城头号角呜咽。关羽的两万铁骑率先开拔,马蹄踏碎冷月清辉。
马超与张飞的部队紧随其后,火把连成赤色长龙,将祁连山麓照得恍如白昼。
西凉大地沉睡百年的复仇之火,终于被刘浪亲手点燃。
张掖郡的临泽县城。
残阳如血,将斑驳的城墙染成暗红色,城门口的老槐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树皮上密密麻麻的刀痕,是这些年来胡人劫掠留下的印记。
城门下,几个衣衫褴褛的老汉围坐在墙角,浑浊的眼睛里满是麻木与绝望。\"听说韩遂那贼子被斩了?\"其中一个老汉咳嗽着,声音沙哑得像是破风箱。
\"哼,韩遂死了又如何?\"另一个老汉苦笑着摇头,\"烧当羌、先零羌还在,咱们这些老骨头,迟早要埋在他们手里。\"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几个老汉惊恐地对视一眼,慌忙想要起身躲避——这些年,这样的马蹄声意味着血光之灾。
然而,当他们看清飞驰而来的骑兵身上那鲜亮的汉军服饰,以及马背上高高飘扬的赤色\"汉\"字大旗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汉军!是朝廷的大军来了!\"一个年轻的汉子从街角冲出来,挥舞着手臂大喊。刹那间,整个县城沸腾了。紧闭的房门纷纷打开,衣衫褴褛的百姓们涌到街头,望着那支威武的骑兵队伍,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在县城一处角落,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抖着跪倒在地,老泪纵横:\"苍天有眼!朝廷终究没有忘了我们这些苦命人啊!\"周围的百姓们也纷纷跪下,哭声、笑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宣泄数十年苦难的暴雨。
与此同时,在安定郡,情况如出一辙。当关羽、庞德率领的两万铁骑踏入城门时,街道两旁跪满了百姓。一个妇人抱着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泣不成声:\"大人,救救我们......我的儿子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那些胡人抢走了我们所有的粮食......\"
关羽翻身下马,亲自将妇人扶起,声音哽咽:\"乡亲们受苦了!从今日起,大汉的铁骑会踏平胡人的巢穴,还你们一个太平!\"他身后的庞德握紧了腰间的长刀,眼中燃烧着怒火——作为西凉本地人,他太清楚这些百姓遭受了怎样的苦难。
在武威郡,马超、张飞的大军所到之处,百姓们自发地送来酒肉。一位老猎户颤巍巍地捧着一坛自酿的烈酒,递给马超:\"将军!这坛酒我埋在地窖里二十年了,本想着等儿子娶媳妇时才拿出来......可是,我的儿子十年前被卢水胡抓走,到现在生死不明......\"
马超接过酒坛,仰头灌了一大口,辛辣的酒液混着泪水滑入喉咙:\"老丈放心,马超在此立誓,不荡平胡人,誓不罢休!\"张飞则挥舞着蛇矛,对着天空怒吼:\"狗娘养的!俺老张要把他们的老巢都给掀了!\"
消息如同春风,迅速传遍了凉州的每一个角落。在那些被胡人占据的村庄,汉人们偷偷传递着汉军到来的消息,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夜晚,他们聚集在破旧的祠堂里,点燃香火,默默祈祷:\"列祖列宗保佑,汉军一定要打胜仗啊!\"
在北地郡的一个小山村,十几个年轻人自发组成了一支队伍,他们拿着简陋的农具,找到了汉军的营地:\"将军,我们虽然没有兵器,但是我们熟悉地形,愿意给大军带路!我们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刘浪站在允吾城的城楼上,望着远处连绵的祁连山,听着下方百姓们的欢呼声,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大汉尊严的重建,是为那些在苦难中坚守的百姓们讨回公道。
\"传令下去,\"刘浪转身对身边的亲卫说道,\"大军每到一处,先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告诉将士们,我们不仅要荡平胡人,更要让百姓们知道,大汉没有忘记他们!\"
夜幕降临,凉州的天空中亮起了无数的灯火,那是百姓们自发点燃的火把,如同天上的繁星,照亮了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百年的苦难,终于等到了这一刻——翻身农奴把歌唱,汉家儿郎踏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