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发兵(2/2)
要说这调兵遣将,带兵冲锋,张绣自然是个中能手,但要说起兵马用度,战术布置,张绣就不行了。
好在刘浪对此早就安排好了。
张绣只需照本宣科就行。
“副将胡车儿,率两千轻骑为先锋,赵云为副先锋,兵发许都,即刻启行,不得迁延。”
胡车儿出列抱拳:“末将得令。”
赵云也转出身来一起抱拳:“得令”
二人领命出了大帐,就去挑选兵马。
要说赵云为何会跟着一起去,当然是刘浪要求的。
为了这次奇袭许都,刘浪做出了各种安排,全都交代给了赵云。
不是信不过胡车儿,而是相比之下,赵云的执行能力更强。
“偏将张贲,率三千精兵为后辄。”
帐下闪出一员小将,长的五大三粗,身长臂阔,身穿黑甲,面如锅底,脸上无须,出列后道了声:“诺!”
说起来张绣和他叔叔张济一样,都是行军打仗多年,都是膝下无子,都是招揽了一个本家的侄子在身旁效力。
这个张贲,就是张绣的本家侄子。
一般人的话,可捞不到后军的差事!
一来,后军肩负着押运全军粮草的重任,二来,倘若事有不顺,后军通常要承担大军殿后的重任。
所谓垫后,其实就是军队吃了败仗后,一种断尾求生的手段罢了。
通常都是留下一支兵马阻拦敌军的追击,而这支被留下的兵马,就是为了缠住敌人,让敌人顾不得在追击主力,那这支兵马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被留下殿后的,一般都是后军。
因为古时打仗,两军对垒,都是前军和中军对敌,一旦被敌人打败,就会兵败如山倒。
打了败仗的兵,已经完全失去了队形建制,再也无法对敌人形成有效的攻击,
此时也就只有后军还保持着相对完整的建制,整齐的队形。
被推出去殿后也就理所当然了。
所以一般后军的统领,必然是大军主帅非常信任的人,才能够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甚至有些后军统领跟大军主帅的关系非常亲近的,比如兄弟,父子这样的关系。
在大军溃败后,他们还会主动统领后军顶上去,为大军主力赢得逃命和休整的时间。
前锋后辄安排完毕,中军就由张绣亲自统领。
三军安排妥当,立马拔营起寨,胡车儿率领两千轻骑在前开路,五十里后,是张绣的中军,再五十里,就是张贲的后军。
一般来说,三军相隔的距离不会太远,大多数都是二十里左右,远了,遇到突发事故,一个应变不急,会造成大军崩溃的。
但张绣出身西凉铁骑,军中也大多都是骑兵,行军速度很快。而骑兵向来以速取胜,所以三军之间,两两相隔,必须要留出骑兵加速冲锋的距离。
再说五十里路,对于步兵来说要跑大半天甚至一天,但对于骑兵来说,轻骑突进,也不过个把时辰之间就能到了。
是以三军之间,间隔虽远,却并不怕被人各个击破。
南阳宛城,距离颖川许都,不过两百多里路程,只要不惜马力,便可朝发夕至。
如今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官渡距离许都只有一百多里地,故而此次奇袭许都,必须要以快为胜。
若是中途拖沓了,曹操的大军必然回援,到那时,只凭借张绣麾下的两万骑兵,想要攻下曹操的老巢许都,无异于痴人说梦。
到时,在曹军的内外夹攻之下,恐有全军覆没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