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 第25章 吕氏下线,常氏和离

第25章 吕氏下线,常氏和离(1/2)

目录

要知道,连皇帝都惧怕朱五六。

确切点说,朱元璋看重亲情,不忍杀亲人。

他一个小小的皇孙,竟敢质疑朱五六复活是假的。

虽然他的矛头主要是常氏,但还是捎带上了小皇叔。

原因自然不必说,常氏是小皇叔复活的,否认常氏的复活必然得质疑小皇叔。

朱允炆也不想惹朱五六啊,无奈形势所逼呀。

他母后就要被废去太子妃之位,他的皇太孙的位置看不到未来。

朱允炆才出此下策。

吕氏吓得面如土色,但话已出口,只能静待结果。

何况,她被废太子妃之位,本就没有解决的良策。

朱允炆情急之下,也有情可原。

只是他们要面临更大的麻烦,那就是小皇叔的怒火。

他们在赌,赌朱元璋会不会还袒护小皇叔。

赌马皇后舍不舍得常氏。

都没等朱五六动手,朱允熥迈着小短腿跑到了朱允炆的跟前,一脚踹到了他的脸上。

这个高度正适合。

“朱允炆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怀疑叔祖爷爷。我踹死你,踹死你。”

踹了一脚还不够,朱允熥又卯足了劲儿狠劲往他脸上踹。

小孩是没多大劲儿,但禁不住贴脸开大呀。

这短距离朝脸踹,直接让朱允炆鼻孔里出血,脸也肿得像个猪头一样。

“啊!啊!皇爷爷皇奶奶疼死我了。”

他真想站起来有力的还击,把朱云熥打地哭爹喊娘。

事实上在东宫,关起门来,他就是这样做的。

弱小的朱允熥好多次被打地几乎断了气儿,但谁又能知道呢?

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

皇祖父和皇祖母都在看着,他立的人设不能倒塌。

他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爱护幼弟,尊敬长辈,这才赢得了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喜爱。

一旦这个人设崩塌,更无缘皇太孙之位。

见此情景,连马皇后都觉得朱允熥过分了。

“熥儿,不得无礼,那可是你哥。”

朱允炆嘴角立马浮现邪恶的笑容。

果然,自己的阴谋又一次得逞。朱允熥少不了又得挨一顿责罚。

也会让皇奶奶和皇爷爷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以前,在马皇后和朱元璋的面前,他故意演戏。

故意激怒朱允熥,故意让朱允熥动手的一幕让马皇后和朱元璋看到。

这样才能坐实朱允熥混账的名声,也成全了他爱护幼弟的贤名。

为了给自己加戏,朱允炆痛哭流涕。

“皇爷爷皇奶奶,就算孙子说错话,也只有母妃 爹,还有皇爷爷,皇奶奶教导,训斥。”

“孙儿都没有意见,可……允熥年纪比咱小,咱也忍气吞声。”

“我身上无数伤疤都是允熥的杰作,这些,孙儿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就怕皇爷爷和皇奶奶责罚三弟。”

听听,朱允炆真会说。

朱允熥气得又踹了他两脚。反正有叔祖爷爷给自己撑腰。

怕他个鸟啊?

就算皇爷爷对自己有意见,在叔祖爷爷面前也得像个哈巴狗一样趴着。

“行,既然坐实了我不贤的名,那我就多打你几下。”

用脚踹还不解恨,朱允熥直接拿起地上的一块石头,朝着朱允炆头上砸了过去。

那石头也不大,只有鸡蛋般大小,本来是工匠们用来铺御花园地面。

天长日久松动了,就成为了朱允熥最好的武器。

石头砸在了朱允炆头上,他就感觉眼前一黑,昏死了过去。

这次不是装的。

是真晕死了。

常氏惊讶地看着这一幕,那个在襁褓中的小娃娃,这么贴脸开大。

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她啊。

在这冰冷的皇宫中,也只有她们母子五人才是真心相待呀。

可她不明白的是,是谁给了儿子这么大的勇气?

从刚才朱元璋皱眉头的动作判断出,朱元璋并不喜欢朱允熥。

再加上刚才朱允炆的表演,常氏大致猜出了吕氏和朱允炆的所作所为。

内心更是愤怒。

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家儿子闯大祸了。

朱允炆好歹也是皇孙,被打成了这样,朱元璋岂能善罢甘休?

果然,下一刻,朱元璋的声音就咆哮了起来。

“朱允熥,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对兄长下这么狠的死手。”

“虽然说允炆刚才的话有些偏颇,你也不该置他于死地。”

“来人啊,把朱允熥抓起来。”

话音还没落地,就直接被朱五六冰冷的话语给拦住了。

“朱重八,你好大的胆子,知不知道朱允熥是我罩着的。”

“我让他打的朱允炆,你有种冲我来呀。”

“朱允炆说我你也不辩驳,那你是不承认我这个皇叔了?”

朱五六掐着腰,气势汹汹往那儿一站,让老朱2尺8的气焰顿时全部消失了。

立马赔上了笑脸。

“皇叔,您就是咱的亲皇叔,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允炆年纪小不懂事,童言无忌嘛,您老就原谅他吧。”

这话让大家都忍不住笑出声。

他有多老啊?他才6岁呀。

但朱元璋的态度显而易见,维护皇叔。

“他小孩个屁啊,他都5岁了,就比我小一岁。”

“咱告诉你朱重八,眼前的就是你的儿媳妇常氏。”

“你又敢不认她,我让你从族谱中除名。”

朱五六是真生气,两个大活人站在这么多人面前。

朱元璋还偏听朱允炆那一套歪理,当真是瞎了狗眼了。

“别,别呀,小皇叔,常氏就是咱儿媳妇,咱到哪儿都认。”

“也没说不认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