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红袖碧鬟作了土,飞雪姗姗舞(7)(2/2)
其实现在最头疼的是苏轼职级不明,也与其放浪形骸的行为有关,大抵可认为是同参知政事,即为辅助宰相行事,一来一个蔡卞或者赵挺之即与苏轼平级,着实让众人极为不解,不解者都有谁啊,晁补之,黄庭坚,李格非,苏辙也。如果蔡卞,赵挺之为参知政事,即与苏轼平级,自然也比这些人高一个层级,实在是不满也。
范纯仁听到众人叽叽喳喳的议论,也知道为何,遂问赵煦曰“官家以为任谁为参知政事,谁为中书舍人也?”
赵煦与二人商议片刻后对范纯仁曰“吾将令赵挺之为参知政事,蔡卞为中书舍人。”
范纯仁应道“那可也,蔡卞为中书舍人,可自行于宫中领职,赵挺之则先在宰府兼领参知政事,可暂不用到岗,徐徐缓缓,可为上上策也。”
这样既让赵煦心满意足的认为自己的心腹之人终于在朝中履有要职,行事将大为方便。又让苏子等人不必过于忌惮赵挺之和蔡卞,因为赵挺之兼领的乃是虚职中的虚职。
现在朝中奇怪的职级安置真是让人汗颜。大宋欲行新法,主持者乃是苏轼,可是苏轼自打上次外放归来,朝廷未正式授予要职,不过是一个由众人簇拥的闲散之人,这变法真的能成功否?虽然高太后临终有言“行苏法”,却让范纯仁当宰,明言范纯仁要辅佐苏轼成法,可是这变态奇怪的人事安排也着实令天下人看不懂,前例王安石六府天宰都未能行法得通,这苏轼借力为“宰”的变法真能成功吗?让人难以置信!或许可以解释为高太后在保护苏轼,不令其强健的脑袋与众反对者对碰,以保全其身,这是用心良苦啊!明为保护,实则束缚,我看又是大宋的糊涂之策!
就这样,众人也不敢再作反对,就算是满意而归吧。
可是你看那文彦博那厮,下朝却现十分的恙状,估计命不久矣。
苏轼将新法策略书卷交于李格非收藏整理,然后众人各自还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