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是福是祸(2/2)
而后来在洛阳经历的羽林之变,更是如同一场惊天霹雳,彻底将他心中仅存的一丝对大魏的幻想击得粉碎。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高欢深刻地认识到,大魏的统治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这个王朝的气数将尽,再无回天之力。深受触动的高欢,决心不再将自己的命运与这个腐朽的王朝捆绑在一起。他开始散尽家财,广结天下宾客。
在这种情形下,高欢自然也在那场动荡中看到了机会,思虑许久之后决定跟随破六韩拔陵的继任者杜洛周参加起义,希望能够在这场动乱中建立一番功业。他满心期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一番拼搏,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然而,高欢很快就发现,杜洛周并非他心目中的明主。杜洛周的残暴和短视,让他对这位所谓的义军领袖的失望日益加深。杜洛周不仅对兵士苛刻,动辄打骂,还经常无端杀戮,毫无统帅之风。更让高欢无法忍受的是,杜洛周所领的部队对汉人歧视严重,汉人兵士在军中备受欺凌,毫无地位可言。
高欢心知,这样的人定然成不了大业,要想在这乱世中立足,必须有一个能够团结各方、宽厚待人的领袖,而杜洛周显然不是一位这般人物。
于是,高欢联合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兄弟,密谋除掉杜洛周。他们精心策划,等待时机,期望能够一举成功,扭转义军现状。然而,天不遂人愿,高欢计划泄露,谋杀行动失败,几人被迫连夜逃走,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之下,最终投奔了另一位义军领袖,也就是即将来怀朔任镇将的葛荣。
但葛荣这个人虽然也有雄心壮志,在战略上却显得犹豫不决,错失了许多良机。高欢再次感到他第二位老板也不像是个能成事的,就在高欢等人陷入困境之时,北秀容川一位绝世猛男尔朱荣的崛起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这些都是后话了,高欢自己却是明白,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步前世的后尘。虽然高欢已经有一些提前布局,但不知什么原因,六镇动乱也比原定轨迹早了许多。如果还在杜洛周、葛荣这些人的手下绕圈子,那无疑是白白浪费自己时间。
且不说怀朔经过段长多年的经营,还没有被葛荣等人荼毒,军力比前世强了不少,特别是高欢刚出征带回来的兵士算得上士气高昂,兵士们对段长这位老镇将的忠诚度也是有一定保证的。
而且,高欢可还是有盟友的,他已经与武川李虎、独孤如愿等人结成“北地互保”的约定可不是白话说说而已。和前世不一样,今次如果怀朔武川两镇真的能够守望相助,这第一波起义的浪潮,怀朔和武川想来还是顶得住的。
在高欢的心底,一直存在着一种模模糊糊、难以言说的想法。他反复思量,倘若怀朔和武川这两道坚固的防线能够成功抵御住六镇起义这股汹涌而来的浪潮,那么自己是不是就有机会提前将那些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本应流入河北三州的二十多万六镇流民收入囊中呢?
毕竟,这些流民是一股庞大的力量,若是能提前掌控,或许能在未来的诸多事务中占据先机,为自己谋得更大的利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的局势走向。
但当高欢真正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时,心中又不禁有一丝迷茫。这二十多万流民,若这么早便掌握在自己手中,究竟是福还是祸,却实在是说不好。
从一方面来看,他们或许能成为自己手中的一张王牌,为自己的势力增添强大的助力,无论是用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还是组建军队、扩充势力,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么早便把势力暴露出来,无疑会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别的不说,那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可不是易于之辈啊!
高欢越想越觉得这个问题复杂棘手,一时间竟难以抉择,只能在心中默默权衡利弊得失。
见高欢半晌神思不属,段长心中一动:
“贺六浑可是有什么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