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明律》中官官相护可是很严重哦(2/2)
县令点点头,忙让人带他们去落户籍。
待他们走后,县令带着赵县丞来到后衙。
“赵大人,您体量下官,下官实在是难做。”县令忙道,“这太孙殿下、蜀王殿下、湘王殿下,下官都得罪不起。”
“太孙殿下堂上所言,下官实在是无法反驳,实在是……”
“行了,不用卖惨了!”赵大人道,“都是为了陛下做事,本官知道你的难处。”
“多谢大人体谅。”
赵大人看向县令道,“答应太孙殿下他们的事,你去派人做好!”
“我明日一早启程回应天向指挥使汇报。”
马儿拉着一板车瓦片满载而归,路上朱椿与朱柏夸得朱雄英都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此时,里长唐肃询问道,“你这么小年纪就熟读《大明律》想来识文断字,不在话下吧?”
“里长,我看就是考个功名也不在话下。”一旁的刘大壮道。
“我确实能识文断字。”朱雄英道。
“那老夫得称呼你一声‘小先生’、‘小夫子’了。”里长唐肃道,“你看既然你识文断字,能不能教一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啊?”
“读书?”
“当然不是让他们考取功名。”里长唐肃忙解释道,“就是让他们会写自己的名字,能识得斤、两、文、亩。反正就是这些平日里与人打交道能用得上的一些字。”
“老夫是想着不至于让他们辛辛苦苦忙活一顿,因为不识字,到头来让人被这一纸文字坑了。”里长唐肃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我是识文断字,也熟读律法,但是这种教人之事,我十一叔更在行。”朱雄英拍了拍十一叔朱椿的肩膀。
“我十一叔不仅为人和善,还通读诗书子集,是我们家的小秀才,他要是愿意教是最好不过了。”
朱雄英并不是瞎说,自己的十一叔朱椿那可是妥妥的学霸一枚。他的师父就是写出《送东阳马生序》的那位大名鼎鼎的宋濂。
祖父朱元璋更是称他为“蜀秀才”,洪武十八年在中都凤阳阅武练兵时还不忘西堂读书,并招揽儒士,讲论经史。就藩之后,更是写下《正心》《观道》《崇本》《敬贤》四篇箴文自醒。
所以,要说起当教书育人的夫子,没有人比自己的十一叔蜀王朱椿更符合条件了。
“真的?”里长唐肃惊喜万分,感觉如获至宝。
“当然是真的。”朱雄英道,“我起个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十一叔你继续背完这篇《滕王阁序》”朱雄英看向十一叔蜀王朱椿。
“咋了?你干什么这样看着我?”朱雄英不明白,为什么十一叔要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