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民国:烽火1937 > 第95章 一声枪响

第95章 一声枪响(1/2)

目录

吴淞口,第三舰队。

司令官长谷川清也时刻关注着眼前这片土地上的一举一动,此时驻日海军陆战队的数量仅两千余人,昨日事发之时,他便紧张地向东京发报,希望陆军能组建派遣军进驻上海协助作战。

日本陆军与海军素来不和。

日本陆军在华北方向打得可谓是顺风顺水,眼瞅着即将征服这广袤的华北大平原,又取下了北平和天津这两座大城市,接连的捷报使得日本上下欢腾不已。

而在华北的陆军军官自九一八开始,级别就蹭蹭上涨!

和中国军队开战,俨然已经成为了日本陆军的升官法宝了,毕竟他们还没有正儿八经打过败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懒得去管国际形势极其复杂的上海。

长谷川清很急,他对南京方面增兵上海已有耳闻。

而淞沪地区的日本特高课已经传回可靠消息,中方由张治中将军领衔的海陆空三军近期正进行统筹协调,有一举覆灭上海日军各单位的可能性。

这则消息由国防会议列席的汪副总裁机要秘书黄浚泄露。

因此,在长谷川清说服陆军出兵上海前,他命令在沪日军保持克制,积极运用外交手段给予中方压力,他深知这帮在沪日军跋扈已久,此时一个火花就有可能引发浩劫。

八月的上海,笼罩在一股紧张的“祥和”之中。

闸北的前线,保安队和陆战队正瞪着眼睛互相看着,仿佛下一秒双方就要扭打在一起。

听着互相跺脚的声音,双方的心里都很烦躁,怒意正在积攒。

平鸿和竹石清守在这里,戴着崭新的白袖章。

昨晚在西宝兴路7号的二楼,先遣组已经酝酿了一个冒险的计划。

抓住战机是先遣组最根本的使命。

时至今日,绝大部分日侨已经撤进了公共租界,想在华界抓日本人的路数已经行不通了。

但猛然发现于阳这小子以前跟着教堂待过一段时间,会说两句英语!

精于租界博弈的平鸿瞬间来了点子,只要能把第三国的利益介入进来,这件事就会好办许多,闸北西临英租界,面向日租界,这里是最适合造势的地方。

西洋人此刻并没有理会笼罩在上海上空这股紧张的风云,歌舞厅的歌女照常上班,红灯区的彩色招牌日夜点亮,奔走的黄包车奔走于苏州河南北。

闸北区宝山路上的商务印刷厂、东方图书馆,以圣约翰大学为代表的一些西式院校的西洋教师常出没于此,他们会在此处购买教物,或进行学生研究,或带回课堂进行授教。

而大部分校舍都设在江湾方向,故而他们的返程路线必然要经过闸北,绕经青云路。

这就是先遣组计划实施的关键点。

于阳一早就书局守候,他今天一身黑色学生装,头顶硬壳“鸭舌帽”,手里抱着两本他从未看过的读物,他的眼神始终寻找着平鸿嘴里说的长得如“教授”模样的人。

竹石清守在上海北站,情急之时,他便会带领大队保安增援宝山路街口。

虞飞双素衣行走在街口,怀里揣一把勃朗宁手枪。

抵近正午,于阳终于透着摆书的货架之间,一个黄发肉脸的慈祥老者正在翻阅着刊架上的书籍,连着逛了半个小时,于阳假意读书,余光死死锁着这个老头。

午时的街道上人流攒动,流量大抵是早上的三倍,老头总算是挑好了两本厚厚的黄皮外壳的书物,同书局工作人员沟通一阵后满脸乐呵呵地转身上街。

于阳没有经过专业的特工训练,跟踪他一窍不通,索性人家刚一出门,他就贴了上去,自述是复旦大学的学生,操着有些蹩脚的英语,同这位英国老头展开交流,但老头一开口,于阳懵了。

这家伙不是大学的教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