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宝相寺,一诗成千古(1/2)
三名学子不敢耽搁,纷纷领命。
落日学院的秦书民,悄悄看了看邓玉婵,随后高声吟道:
“逐水何须怨短长,随波不恋故枝香。明年若得东君诺,依旧裁云作锦裳。”
秦书名吟罢,全场寂静无声,只见其背后有一缕青气冲天而起,亦是有三丈之高。
只不过青气没有凝实,比不得邓玉婵气势恢宏。
“三丈青气,又是三丈青气!我定海府当真是人杰地灵!”
一名大儒站起身来,使劲的拍打着桌子,神情激动不已。
“怎么可能!”
“秦书名胸无点墨,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好诗!”
邓玉婵口中呢喃,脸上满是不敢置信之色。
米为先和岑夫子等人,纷纷站起身来,回味着诗中用词。
许雨生瞧着众人反应,心中一阵偷乐。
自从蓝星将诗词公式化以后,诗词这种东西,早已经量产。
正当众人还沉浸在秦书名的诗文之时,临江学堂的陈玉林已经在大声吟诵:
“苔径拾瓣问斜阳,半随莺语半入觞。可怜昨夜潇潇雨,湿尽人间未了香。”
话音未落,陈玉林身后,一道五丈青气冲天而起。
“我的天!竟是五丈青气!”
“天佑我定海府!”
“我定海府这是要崛起了吗?”
一名大儒捶胸顿足,高兴地手舞足蹈,端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
“酒呢!我的酒呢!”
“此时此刻,当浮一大白!”
又一名大儒发起疯来,竟在宝相寺要起酒喝。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陈玉林和秦书名不过是半斤八两!”
“他们连首情诗都写不好,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好诗。”
“他们绝对有问题!”
邓玉婵美目圆睁,波澜壮阔的胸脯剧烈起伏着,已然心生疑惑。
她清楚的记得,两人曾经给她写过情诗,不仅东拼西凑,而且一窍不通。
“古师兄,陈玉林和秦书名是什么货色,你也清楚。”
“他们断然不可能做出如此好诗来!”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连续作出两首质量上乘的诗文,代笔之人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大才。”
“秦书名和陈玉林出恭之时,绝对和大才见过面。”
“古师兄,麻烦你将那位大才找出来!”
“师妹倒是要看看,此人究竟是何方圣神,欲要打压师妹,打压我东升书院!”
趁着米为先、岑夫子、一众大儒,点评秦书名和陈玉林诗文之时,邓玉婵赶忙向身旁的师兄小声吩咐道。
古姓师兄不敢耽搁,连忙起身,朝着主席位恭敬拱手过后,离开了席位。
大周帝国,读书人的地位极高,思想也很开明。
桃花诗会又不是什么选拔人才的正经考试,米为先等人见怪不怪,并未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