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朝堂争论分封制(中)(2/2)
只有扶苏的目光在众人脸上缓缓扫过。
对于淳于越等儒生来说,他们心中暗自思忖着,如果将功勋以及宗亲分封出去,那么凭借着儒家学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朝堂之上必然会逐渐被儒家思想所主导。
这样一来,他们所倡导的儒学将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未来有望在自己的手中发扬光大。
即使千年之后,儒家学说依然会因为他们的贡献而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对于项梁而言,他的内心其实更倾向于分封。但由于目前的形势所限,他不方便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不过,他可以在暗地里适当地推波助澜,引导事情朝着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而蒙毅心中却是有些焦虑不安,他暗自思忖着:此次分封之后,朝堂之上的功臣们都被分封到各地,中央权力出现了一段真空期。这对于他想要推行的改革来说,恐怕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不仅如此,分封制度的实施必然会助长一些人的野心,最终可能会引发新的战事。
想到这里,蒙毅决定不再沉默,他毅然出列,打破了朝堂上的沉寂。
蒙毅朗声道:“周博士,人心是最易变的。即使是那些功臣和宗亲,时间一长,也难保他们不会心生异志。而在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这样更便于管理,朝廷也能够集中力量来发展国家。相反,如果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各个诸侯将各自为政,税收和军事都不受中央的节制。长此以往,这些诸侯的势力必定会像尾巴一样越来越大,难以控制。”
蒙毅的话音刚落,伏胜便上前一步,他先是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用洪亮的声音说道:“殿下,如今大秦刚刚兴起,天下才刚刚安定下来。微臣观察周朝的历史,发现他们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使得国家享国数百年之久。所以,微臣认为,现在应当广泛地分封诸侯,让他们成为皇室的屏障。诸侯们拱卫着中央,即使天下发生变故,也会有宗亲们起兵勤王,这样就可以确保我大汉的江山能够长治久安。”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不少大臣点头赞同,觉得分封功勋诸侯能巩固大秦天下。
众人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有的表情严肃,有的则露出兴奋之色。
“蒙将军所言甚是,分封诸侯实非良策。”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说道。
“伏博士的提议也有道理,宗亲诸侯可保皇室安稳。”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项梁在一旁沉默不语,但他的眼神却不时地扫过众人,似乎在观察着局势的发展。
淳于越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蒙毅的观点固然有其道理,但只有分封诸侯才能为儒家学说的传播提供更多机会。”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众人的争论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朝堂都淹没。
片刻之后,站在一旁的蒙恬突然脸色凝重,满脸忧虑地迈步而出。他双手抱拳,向扶苏深深一揖,然后挺直身子,朗声道:“殿下,臣有一言,还望殿下斟酌。”
扶苏见状,微微颔首,说道“上将军,卿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