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审问(1/2)
夜色深沉,皇宫内一片寂静,只有几盏宫灯在风中摇曳。皇帝独自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握着一幅画像,画中是一名年轻少年,一头白发,眉眼清秀,气质出尘。
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画像上,指尖轻轻抚过画中人的眉眼,低声喃喃:“像,太像了……这是朕的孩子吗?”
画像中的少年正是许初筝。
皇帝收起画像,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低声唤道:“来人。”
两名侍卫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单膝跪地:“陛下。”
皇帝沉声道:“备马,朕要出宫。”
侍卫一惊,抬头看向皇帝:“陛下,此时出宫,恐有不妥……”
皇帝冷冷扫了他们一眼:“朕意已决,不必多言。记住,此行不可声张,若有半点风声泄露,提头来见。”
侍卫不敢再多言,连忙退下准备。
片刻后,皇帝换上一身普通官员的服饰,戴上斗笠遮掩面容,带着两名侍卫从皇宫侧门悄然离开。
大理寺外,夜色如墨,只有几盏灯笼在风中摇曳。皇帝一行人抵达时,大理寺卿早已在偏门等候。他见到皇帝,连忙躬身行礼,却被皇帝抬手制止:“不必多礼,朕此行不可声张。”
大理寺卿低声应道:“是,陛下。许初筝已被带到,正在审讯室等候。”
皇帝点点头,沉声道:“带路。”
大理寺卿领着皇帝穿过幽暗的走廊,来到一间隐秘的审讯室。审讯室内烛光昏暗,许初筝坐在椅子上,手上戴着镣铐,神色平静,目光清澈。
皇帝站在暗处,借着烛光仔细打量许初筝。
他的眉眼、鼻梁,甚至举手投足间的气质,都与当年丽娘如出一辙。
皇帝心中一震,几乎要脱口而出,但他很快压制住情绪,冷冷开口:“你便是许初筝?”
许初筝抬起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他看不清对方的面容,并未认出那是九五之尊。只觉得那声音低沉威严,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前几天一直有人审问他和纪王的事,未曾想,今天晚上又来了一个没有见过的人来审问他 。
他自诩没有和纪王有什么勾结,对于那些人的审问,自然回答的坦坦荡荡。
不仅是自己问心无愧,还是为了快些出去,早日和他的师父宫剑团聚。
他微微点头:“正是草民。”
皇帝走到桌前坐下,依旧隐在阴影中。他冷冷问道:“你可知自己为何被带到大理寺?”
许初筝坦然回答:“草民知晓。与纪王殿下有关。”
皇帝目光一凝,继续问道:“你与纪王是何关系?”
许初筝摇头:“草民与纪王殿下并无过深交集,曾经在清尘寺一同修行。”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清尘寺?你自幼在何处长大?”
许初筝答道:“草民自幼在流风县石头村长大。”
皇帝听到“石头村”三字,心中猛然一震,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回想起密探送来的调查报告,当年那个参与“偷梁换柱”事件的接生婆,正是来自流风县石头村。这一线索与许初筝的身世不谋而合,皇帝心中的怀疑愈发强烈。
他心中一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似乎在权衡什么。
他忽然站起身,走到许初筝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许初筝,你可知自己的亲生父母为何人?”
许初筝眼神黯淡了一些:“不知。草民自幼被遗弃在石头村,由村中一位鳏夫收养长大。至于亲生父母,草民从未见过,也不知他们的身份。”
……
外边。
沈建安乘着马车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几分不耐与阴鸷。
他掀开车帘,抬头看了一眼大理寺高耸的门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许初筝,你倒是嘴硬得很。”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前几日,他已多次派人审问许初筝,试图从他口中逼出阮泠的下落。
然而,无论怎样威逼利诱,许初筝始终闭口不言。
沈建安心中恼怒,却又无可奈何。
自从上次他的小儿子沈龙被阮泠踹了一脚后,一直哭哭啼啼责怪他放走了阮泠,说他还没有亲自踹回阮泠。
这次刚好他把纪王掰倒了,阮泠又和纪王关系匪浅,否则纪王也不可能救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