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我何时可以回去 > 第144章 心累

第144章 心累(1/2)

目录

在北平那气势恢宏却又暗藏肃杀氛围的燕王府内,朱棣双眉紧锁,手中死死地攥着林墨的回信。那信纸在他强有力的掌心中,已然被揉得皱巴巴不成样子,恰似此刻他内心紊乱如麻的情绪。"这林墨,好大的胆子,竟敢跟本王提条件!" 朱棣怒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额头上的青筋根根暴起,好似一条条蜿蜒的小蛇,旋即他手臂猛地一挥,将信纸狠狠摔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 "啪" 响。道衍和尚见状,不慌不忙地微微弯腰,伸出修长的手指捡起那封被朱棣弃如敝履的信纸。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片刻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王爷,林墨此举乍一看狂妄至极,可细细思量,便能发现他是有着十足底气的。如今台岛兵强马壮,士卒训练有素,且手握诸多先进武器,这些力量若是能为王爷所用,那宏图霸业便有了坚实的助力,大事何愁不成?再者,他提出的条件,归根究底不过是想为台岛百姓谋一条安稳的出路,由此可见,此人重情重义,实乃值得王爷拉拢的人才。"

朱棣听闻,在书房中来回急促地踱步,他那厚重的靴跟重重地敲击着地面,每一下都发出沉闷的声响,好似敲在众人的心间。一时间,书房内只有靴跟叩地之声在回荡。许久,他脚步猛地一停,牙关紧咬,从齿缝间挤出几个字:"好,就依他所言。传我命令,即刻再派得力使者,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台岛,答应林墨提出的所有条件,不得有误!"

与此同时,于紫禁城那静谧且威严的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元璋那专注审阅密探呈来情报的面庞。案几上,堆积如山的文书间,一份标注着加急的密报显得尤为突兀。当朱元璋的目光触及到朱棣与林墨暗中往来的消息时,原本沉稳的神色瞬间阴沉得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天际,手中紧握着的毛笔,不堪其盛怒,竟啪嗒一声从中折断。“朱棣这逆子,平日里伪装得那般恭顺,却竟敢私通外臣,狼子野心,妄图谋逆!” 朱元璋怒不可遏,猛地起身,周身散发着凛冽的气场,一脚重重地踢向身旁的案几,那承载着诸多御用瓷器的案几,瞬间被踹翻在地,瓷器相互撞击、碎裂,清脆的声响在这空旷且寂静的房间里来回回荡,显得格外刺耳。

他强压着心头的怒火,深吸一口气,迅速传令下去,召集自己的心腹大臣前来议事。不多时,几位身着朝服、神色凝重的大臣鱼贯而入,整齐地站定在御书房内。“陛下,朱棣近年来拥兵自重,诸多行径已显露出不臣之心。如今竟与台岛暗中勾结,若是不及时加以遏制,待其羽翼丰满,届时天下大乱,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满脸忧虑,向前一步,拱手进言,声音中满是焦急与担忧。朱元璋听闻,冷哼一声,那声音仿若从牙缝中挤出:“朕岂会不知这逆子的心思!传令下去,命各地驻军即刻进入戒备状态,务必密切监视朱棣的一举一动,但凡发现任何异常,即刻八百里加急上报,不得有误!”

台岛这边,林墨在收到朱棣传来的答复后,心中非但没有丝毫如释重负之感,反而愈发沉甸甸的。他比谁都清楚,与朱棣这般心思深沉、手段狠辣之人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稍有差池,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仿佛是高悬头顶的利刃,随时可能落下。就在这剑拔弩张、人心惶惶之际,百科学院的李明神色匆匆,一路小跑着赶来,带来了一个堪称雪上加霜的坏消息:“林大人,我们在繁杂如麻的情报网中,好不容易截获了一份密报,从密报内容来看,朱元璋似乎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您与朱棣私下的往来,以他的性子,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台岛采取雷霆行动。”

林墨听闻此言,原本冷峻的脸色瞬间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恰似暴风雨来临前那沉甸甸、压低天际的铅云。他一言不发,脚步沉重地缓缓踱步至窗边,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斑驳的窗棂,目光穿透那层玻璃,投向远方波涛汹涌、水天相接、望不到尽头的大海。海浪层层叠叠,似千军万马相互撞击,奔腾咆哮着,激起的白色浪花在灰暗的天色下格外醒目,好似大自然正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般的危机。他就这样一动不动地伫立许久,周身仿若被一层无形的气场笼罩,周遭的空气都仿佛被冻结,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死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