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科举风云(2/2)
朝堂之上,林墨神态严肃,言辞清晰且有力,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从最初考场莫名起火,到发现形迹可疑之人,再到顺藤摸瓜查出竟是王爷及其党羽的阴谋,详细且毫无保留地向皇帝禀报了一遍。每一个细节,每一次追查的艰难,都在他的讲述中清晰呈现。随后,他恭敬且郑重地呈上自己千辛万苦收集到的证据。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原本平和的面容随着林墨的讲述逐渐变得阴沉。听闻这些胆大妄为之人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科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肆意妄为,皇帝龙颜大怒,眼中满是不可遏制的怒火与威严。他实在没想到,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朝堂之下,竟隐藏着如此祸乱朝纲的阴谋。
皇帝当即下令,将这位王爷及其党羽全部缉拿归案。经过一番审讯,这些人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最终,这位王爷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被剥夺了王爷的封号,家产全部充公,本人则被流放边疆。
这场科举风波终于彻底平息,科举考试也得以顺利完成。那些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功名的学子们,个个都喜极而泣。他们深知,这场科举考试的公正来之不易,是林墨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而林墨,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事件后,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他深知,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要想守护京城的安宁和百姓的幸福,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与那些权贵们进行不懈的斗争。
在科举考试结束后的庆功宴上,林墨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学子们纷纷向他敬酒,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柳嫣也陪伴在他身边,看着林墨脸上洋溢着的自豪笑容,她的心中充满了爱意和骄傲。
庆功宴结束后,热闹的氛围渐渐散去,林墨与柳嫣二人携手步出宴会之所,漫步在京城那静谧而古朴的街头。彼时,夜幕已然深沉,如水的月光倾洒而下,仿佛为整个京城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银纱,也温柔地披在他们的身上。
柳嫣,这位温婉动人的女子,眉眼间满是关切与爱意,她轻轻地将自己的手挽上林墨的胳膊,声音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柔而舒缓:“林郎,这段时日,为了这场科举考试,你日夜操劳,殚精竭虑,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如今,一切终于尘埃落定,那些波折与纷扰皆已远去,你也着实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林墨微微仰头,目光中透着坚定与热忱,嘴角带着一抹温暖而欣慰的微笑,深情地看着柳嫣,缓缓说道:“嫣儿,我真的不累。你看,此次科举,乃是为国家广纳贤才的盛事,能让那些真正有学识、有抱负的学子,凭借自身才学脱颖而出,为国家效力,这是何等重要之事。为了能让京城的百姓,看到朝廷公正选才的决心,为他们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科举环境,我所付出的一切辛劳,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轻轻握住柳嫣的手,语气愈发坚毅:“况且,这不过只是我守护京城的第一步罢了。这京城之中,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未来必定还有诸多艰难险阻、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我。但我既已下定决心,就绝不会退缩,定要竭尽全力,保京城安宁,护百姓周全。”
柳嫣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支持。她知道,林墨是一个有抱负、有担当的人,他的心中装着的是整个京城的百姓。而她,也愿意一直陪伴在林墨的身边,与他一起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
就这样,林墨和柳嫣手牵着手,在如水月光的温柔笼罩下,步调轻盈而舒缓,慢慢地向着街道的深处走去,身影逐渐没入那朦胧的月色之中。
他们的身影,在斑驳的月光与街边摇曳的光影交织间,仿若一幅流动的画卷,成为了京城夜晚一道令人心醉神迷的美丽风景线。这道风景线,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好,更像是一束穿透黑暗的光,让京城百姓在历经科举风波的动荡后,看到了久违的安宁与祥和,也让他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希望和充满憧憬的未来。百姓们相信,只要有像林墨这样一心为公、坚守正义的人,京城必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持续繁荣,他们的生活也会如那渐升的明月,越来越明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墨继续在京城任职,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化解了各种危机,为京城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与柳嫣的爱情,也在岁月的洗礼下,变得更加坚不可摧。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京城百姓口中传颂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勇往直前,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