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抗战之新晋绥军 > 第82章 寺内寿一的认识

第82章 寺内寿一的认识(2/2)

目录

寺内寿一坚持到第七天,而此时在忻口后方的局势则慢慢变得对日军有所不利。晋绥军骑一军完全将山西到忻口的交通线断绝,在敌后,战斗非常的热闹了,赵承绶的骑兵军,时不时来一下突袭,骑兵来去都快,突突一气,在看不到的地方埋几颗地雷就走。

并且考虑好后路之后就敢打日军在沿线的兵站,日军坚守在兵站中,骑一军也打不进去,可是日军只要出去,就免不了被群殴的局面。人家不和你硬抗,就是远远地,将几十门迫击炮或者掷弹筒,集中起来开始轰,仗着对地形熟悉,打完了就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弹药,造成沿线的兵站和运输兵都心惊胆战,不知道哪一科炮弹落在自己头上。

八路军也不消停,也在不断地制造麻烦,到了忻口开打之后,几乎没有一发子弹或者炮弹能运往忻口前线,过了第一关,后面还有好多关要过。前面的给脱一层皮,后面的再要一层皮,这么三四次之后,剩下的人就统统被收割了性命,运输线整个成为了死亡线。

而在忻口前线,新三师的李志坚也已经直接被阎锡山授权,统筹指挥新三师和在晋北的几个旅,寺内寿一不知道的是李志坚手下还有好几千人的游击区队。

经过两夜的反攻,取得战果已经上报给了前线指挥部,阎锡山也已经知情,于是为了让忻口北的部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明令在晋北的四个旅全部听从李志坚的安排。

有了四个旅的加入,李志坚对日军的夜攻已经明牌化,每天晚上都必然会来,通过这些天的战斗,李志坚也在战斗中学习战斗,军事指挥上已经可以从容的指挥几万人作战,而不再是之前那样患得患失,庙算在前但是又不能完全依赖庙算,还必须实事求是的随机应变。

到了第八天,此时日军部队中的弹药已经开始不足,尤其是大口径火炮的炮弹,几乎已经消耗完毕,其他各种弹药也都欠缺。现在部队的补给基本上是靠空投,但是空投不敢、也不能投重炮的炮弹,只能是投放一些子弹和榴弹、粮食等。

寺内寿一开始有点想念在前线的板垣征四郎了,这家伙太过不幸,来到中国后,两次都是来到了山西战场,原本想他能够在这一战翻盘,没想到这次大概率又是不胜的后果,估计这个心比天高的家伙的军事生涯要就此为止了,寺内寿一有点同情起这个家伙,或许也是同情他自己,他也将是第一个指挥大军没有获胜的司令官。

大军坚持到第十天,情况完全还没有起色,此时部队已经不能再拖,必须到了撤退的日子,寺内寿一也将自己内心的自顾自怜暂时压制住,他必须为这几万将士负责。再战下去,只是将自己的情况弄得更加不利。

不过这一天也是老天偏向了中国,原本很好的天气突然降温,竟然下起了大雪。山西气候偏寒,农历三月下雪还比较多,晋绥军苦等多日,终于在这一天等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