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抗战之新晋绥军 > 第48章 战前(八)

第48章 战前(八)(2/2)

目录

至于山西实业公司旗下的各个厂,李志坚准备在战争开始后继续生产,不过他知道有些厂的销售绝对会出现大幅下滑,比如之前效益好的自行车厂、皮革厂和卷烟厂,这些厂在战乱中,购买的能力和需求都会下降不少,不过现在李志坚也没有调整,到时候自行车厂销量下降后,可以将一部分工人转岗到摩托车厂和汽车厂,那里的生产不会下降,反而需求会大幅增加。皮革厂和卷烟厂的工人数量不是太多,到时候想办法进行安置。

对于山西实业公司的盈利,李志坚先是抽出一千万,换成美元存到美国的银行中,战争爆发后需要的物资是天量的,需要从美国购买的时候不少,现在存进去来方便之后使用,如果开战后再向美国转资金,那不光到时因为汇率下降导致可以兑换的美元变少,并且也会极其不方便。在国内则是兑换了五百万的黄金储备起来。

其余的盈利,除了留下必要的流动资金外,全部用来向国外进口铜、橡胶、石油、粮食和棉花等物资,储备到山西。一旦与日本开战,到时候沿海地区肯定都会被日军封锁,现在严重依赖的天津港口,到时根本无法再指望。

原本从天津到太原的火车属于返程车,一般的空置率比较高,但是从1936年底开始,每次都是拉的满满当当,并且都是橡胶和石油等战略物资。由于现在太原已经可以生产卡车和摩托车、自行车,所以购买这些东西倒是也没有引起在天津的日本情报机构的太大注意。

还有个令李志坚觉得意外惊喜的是,李守义此时发现一套待售的生产炼钢高炉的全套设备,之前一直让李守义在美国寻觅这类装备,但是之前始终未能如愿,没想到战前反而碰到了,李志坚让李守义立即安排将设备购回了山西,战争爆发后,炼钢厂肯定是日军飞机轰炸的重要目标,到时候高炉等设备免不了被炸毁,有了生产高炉的设备,那么就可以及时恢复生产。李志坚没有将这套设备安装到太原,而是随着太原企业的搬迁,搬到太原周围的汾阳,那里周围都是高山,方便进行隐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