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拿下东南半岛,准备开凿运河(2/2)
其他的大军则是继续南下,一路打到了马六甲海峡去。
把整个东南半岛,全都纳入了大明的版图。
关于东南半岛的战报和奏折,不断的被送回大明京师。
比较重要的还会送到御房由朱慈烺过目。
朱慈烺收到了万象地区的战报。
看了之后他还是很满意的。
对于万象地区的发展也很满意。
出现敌人反攻这种情况的地方,在东南半岛可不只是万象地区。
东南半岛的曼谷,内比都,金边和仰光等地,都先后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最终的结果都是以朝廷大军获胜而结束。
朱慈烺下旨嘉奖立功的将士们,该升官的就升官,该赏赐的就赏赐。
刘芳亮原来的品级是从三品,这一次立功之后就变成了正三品。
另外还拿到了一万两银子的赏银。
他手下的将士们也各有封赏。
不过刘芳亮的职位没变,依然还是李自成的副手。
刘芳亮充满了信心,认为只要再给他机会的话,他还能立下更多的功劳。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
他想要调去其他地方的话,短时间来说是不可能的。
刘芳亮就开始整天忙着训练,并派人去打探残敌的消息。
他想把剩下的敌人给消灭掉。
那样他们又可以立功了……
……
东南半岛的大战基本结束。
时间也已经来到了天武4年。
朱慈烺看着东南半岛的地图。
觉得从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航道太绕了。
航道绕得越远,耽误的时间就越多,办事效率也就越低。
朱慈烺在地图上研究了一下。
发现在东南半岛延伸出去的那条“手臂”上。
有些地方的宽度还不足100公里,那么是否可以开凿一条运河呢?
如果能在合适的地方搞出一条运河来。
那么进入印度洋的航程将会大大缩短,这样就提高了运送物资和兵力的效率。
同时也加强了对东南半岛的控制。
因为朝廷调配兵力过去就更方便了,谁敢诈刺就灭了他。
现在朝廷又建了几个炸药厂,有着大量炸药可用,想要开凿运河也会省力很多。
至于劳动力的话,绝大部分都可以就地征调。
那些只有一身力气的土着,让他们来给朝廷干活。
每天都能让他们吃饱肚子,每个月还有工钱可以拿。
这就是已经是在照顾他们了。
如果那些家伙还不知道感恩的话,朝廷官兵可是都练过拳脚功夫的……
朱慈烺独自思考了一番。
朝廷这边只要出炸药和技术人员就差不多了。
对于出银子这个事情,朱慈烺那是一点都不在乎。
因为现在的大明朝廷太有钱了。
世家大族跌倒,大明朝廷吃饱。
只要拨下去的款项都能用在实处,只要不是被贪污了,也没有被故意的浪费了就行。
对朱慈烺来说能花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有钱就是任性,豪气又大方。
并且开凿运河这个事情,比起修铁路和水泥公路来说。
只能算是一个中等项目,连大项目都算不上。
在大明腹地修建的铁路和公路,动不动就是上千公里甚至几千公里。
比如从大明京师一直修到吐鲁番的铁路,那才是真正的大工程。
开凿运河这个事情与之相比,那完全不值一提。
技术方面没问题,人力物力方面也没有问题,那么这个事情就可以干了嘛!
朱慈烺越想越觉得这个事情可行。
他让人找来工部的官员,一起对着地图研究了一番。
工部尚书王家彦:“陛下真是高瞻远瞩,如果能够真的开凿一条运河的话,当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户部尚书凌义渠:“陛下圣明,需要开凿运河的地方,最长应该不会超过200里地,最短的地方可能只有100里左右,这点工程要不了太多的银子。
除了炸药和少数工程机械之外,其他的物资都可以在东南半岛获取,这点开销朝廷完全承担得起。投入不算太大,但是以后带来的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
朱慈烺:“那两位爱卿在地图上仔细研究一下,看看选哪些地方合适?选出了较为合适的地方,再派人过去实地考察。”
王家彦:“陛下放心,臣肯定会派出工部的得力人手,去考察出最适合的运河路线。”
凌义渠:“我看宋卡这个地方比较合适,从宋卡这里进去之后是一个湖泊,或者说是内海,继续往西只要有适合的运河路线的话,那么这将会省下很多的工程量,也会省下不少的开支。”
王家彦看着地图说道:“凌大人说的对,这个地方确实挺适合的。还有就是这个班哈塞里附近,这里横跨东西的距离也非常短,也可以作为备选的地方。”
凌义渠:“从地图上来看的话,就是这两个地方最适合了,请陛下定夺。”
朱慈烺:“这两个地方朕也注意到了,那就先派人去考察这两个地方,万一两处都实在不合适,那么再另行选址。”
王家彦:“老臣遵旨。”
朱慈烺:“那就这样定下来了,你们下去商议一番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然后尽快把方案落实下去。”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说着两人就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没两天他们就拿出了一个大概的方案,然后就开始派人赶去天津港。
跟着运输船队一起南下。
先去那两处地方进行实地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