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单身狗们,要不要媳妇(1/2)
年前搬家时,唐总司令派来的一个连队已经到位。原本赵绍培大哥想派遣自己的部队,但考虑到长沙是唐总司令的办公所在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最终还是决定请唐总司令派兵过来。
唐总司令对此自然是满心欢喜,毕竟自己的手下既忠心又懂得分寸。他指示副总司令挑选最精干的人手和最好的装备,并且将他们的军饷标准提高到与自己警卫队相同的水平。最终,一支由一百三十二人组成的队伍被派了过来,连长刘正虎曾是大哥的旧部,两人有过命的交情,刘正虎也是军中赫赫有名的好手。
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有其过人之处,无论是商人、军人还是政客,唐总司令也不例外。单从他挑选的连长、兵员和装备来看,就足以让人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安排得周到细致。老长官如此以诚相待,作为属下的大哥自然也投桃报李,誓死效忠。
年前事务繁忙,大哥和唐总司令去南方出公差未能返回长沙,只是打电话让赵绍培按照赵家佣人的标准给这些士兵发放了年货,并安排了轮休,让他们把东西送回家。
赵绍培借口这是大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将普通佣人的年货标准从往年的5个大洋提高到了20个大洋。各级管事和护卫连的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则按级别依次递加10个大洋。此外,按工作年限每年递加3个大洋,但所有年货只发实物不折现,以防有些士兵把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
佣人们大多是同族同乡,只有少数几个外省的士兵实在无法带走实物,才给他们折现。其余的士兵都是长沙附近区县的则全部发放实物,不用担心拿不走。赵绍培花钱安排了运输队,按线路免费将年货送回家。每人发放100斤大米、100斤白面和半边猪肉,约七八十斤。
按市价计算,这些东西的价值远超过20块大洋,而市面上接近30块大洋了。送年货时,猪肉上都绑着大红花,别问为什么这么做,就是为了图个喜庆。
虽然赵家大宗采购的价格也差不多合到25块大洋,但之前想拿现钱的人看到实物后一算账,发现拿年货更划算。因此,赵家和兵营里一片喜气洋洋。
年过完了,赵绍培开始琢磨如何将这一百多名看家的士兵变成自己的嫡系。作为一个学历史的穿越者,虽然这具身体外表只有18岁,但他的内核却是个快40岁的中年油腻男。上一世学习历史的经验告诉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风险必须无形中化解。军饷是唐总司令发的,如果他再给钱,难免有收买之嫌。
若是给他们讲家国大义,想让这群没文化的大头兵生死相随,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这个年头,出来当兵打仗的一是因为家里穷吃不上饭,二就是为了挣钱娶媳妇,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他们现在有饭吃、有钱拿,唯独缺女人。民国这个枪林弹雨的军阀混战时代,好人家的女儿一般都不会嫁给大头兵。
想到这,赵绍培嘿嘿一乐,决定给这些兵娶媳妇,以此来控制他们。就这么办!先从连长刘正虎开始。刘正虎不善言辞,也没有家人张罗,今年28岁了还是单身。他身高一米八,是鲁东齐河的汉子,剑眉星目,壮实彪悍的身体外溢着强盛的阳刚之气。晒得黝黑且线条粗犷的国字脸透露着风霜雨雪洗礼过的坚毅。就这家伙这卖相要是放到21世纪穿个小背心撸个铁,绝对能迷倒万千少女,甚至老少通杀。
刘正虎15岁那年,黄河泛滥,大堤崩塌,整个村子只有他一个人逃了出来。他跟着逃荒大军一路要饭到了衡阳,快要饿死的时候被大哥收编到了部队,做了通讯员。跟着大哥南征北战,一次战斗中,大哥救了他的命。
炮弹飞来时,大哥将他压在身下,自己却负伤昏迷了三天三夜。这个不善言辞的山东汉子跪在医生面前三天三夜,恳求医生治好大哥。后来,大哥为了送他一个前程,让他给唐总司令做了警卫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