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 > 第152章 劝说嬴政

第152章 劝说嬴政(1/2)

目录

军师你可知道,父皇临走之前,最最担心的究竟是什么?”

看见嬴政接话,嬴轩的脸上的神情微微沉了许多,一副马上就要说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话,以至于嬴政看向嬴轩的时候,心都不由得震动了一下。

这个臭小子,又想要做什么?

不过这个问题,嬴政最清楚,毕竟他就是嬴政啊,于是乎便答道;“陛下最担心的,无非就是临走之后,大秦王朝无法达到万世而为之盛景!”

“万世而为?”

显然,嬴轩并不否认这个说法,然而就在嬴政说出来这四个字的时候,嬴轩的目光忽然变得沉重起来:“父皇确实是这般觉得的,这也是父皇多少年来探求长生的主要原因,只是……父皇虽有此心,却找不到正确方法,只能够依求这种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来支撑大秦万世而为,以本公子所看,完全不需要如此麻烦!”

嬴政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知道嬴轩是在点自己前些年劳民伤财地寻仙问道,但是这些事情在嬴政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顶天了就说说自己急于求成罢了,不过嬴轩话里有话,至于要说什么嬴政也不知道,皱眉问道:“若是本军师没记错的话,公子先前也说过,先帝正是为了‘大秦万世而为’而去寻仙问道,怎么如今在公子的口中,却成了麻烦?”

“父皇的目光太高太高,哪怕是本公子先前劝诫过父皇都没有作用,如今,本公子接过了父皇的大秦,自然是要用本公子的方法去治理大秦!”

嬴轩的语气一下子坚定了许多,哪怕是嬴政看上去,忽然之间都能够感受到一种莫大的压力,只听其继续道:“大秦万世而为,这确实是父皇所期待的,故而本公子之前也说过,父皇求仙问道乃是无心之举!”

“然而,父皇错就错在,他疏漏了大秦万世而为路上的最关键的一步——民!”

“没错,便是百姓的那个民!”

“本公子还说过一句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父皇想要让大秦万世而为,最大的阻碍其实并不是是否能够长生,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大秦上下有关于‘民’的问题,然而父皇一直醉心于求仙之道,从未抽出手来将大秦的民生好好处理,反而是更加醉心于长生之道——派韩终徐福出海求仙问道、听信宦官流言修筑可以延年益寿阿房宫,更是连帝王陵都选在了咸阳中最好的耕地之上!这些事情,百姓是看见眼中的,而其更是无法礼理解父皇为何如此,这也是为何还会有陈胜那等叛军出现的主要原因——民心未曾纠正,百姓对大秦的印象,还是停留在之前!”

“这也是为什么本公子上位之后,一直都说要与民更始,为民谋福!而本公子做的这些事情,百官都看在眼中,百姓都看在眼中,天下都看在眼中!本公子开出天下为公之道,开设科举之道,如今,咸阳的百姓如何看待本公子,是不是都是敬仰无比?天下的百姓如何看待大秦,是不是都说比之前好了太多太多了?各个地方的官员又是如何看待本公子,是不是都在为本公子肃清贪官污吏而欢呼?”

“若是百姓都爱戴于本公子,他们又为何不知道陈胜等人对我大秦的诟病乃是莫须有之事?若是百姓信服于大秦,他们又为何于陈胜一起翻身做叛军?若是百官都信赖于本公子,会稽郡殷通又何故造反?”

“原因很简单,就是本公子的时间太少太少了,是本公子还没有来得及将本公子的新政推行到大秦的天下!”

“如今,本公子之道,已经推行了整个咸阳,军师应该比本公子更清楚,百姓是如何看待本公子的新法的!别的不说,就说在咸阳内,还有何等人会说要反抗我大秦?没有了吧?有的,反而是那些远离咸阳不明真相的百姓!”

“要想大秦万世而为,最应该解决的,就是百姓的民生问题,若是百姓无法安居乐业,他们又凭什么拥立我大秦?凭什么要居身于我大秦之下做大秦臣子呢?”

“故而,父皇诚然没错,但是父皇忽略的,是民之心,而本公子继位以来,一直在想着究竟应该怎么让父皇留下的这些事情好好解决,想必父皇在天之灵,也想知道究竟该如何解决——事实证明,本公子做到了,本公子的新法是没有问题的,科举制度也是很成功的,有了新法的支持,相信大秦的一些历史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百姓也会更加拥护我大秦统治!”

“再说回那一棵粟株,那一棵粟株,是极难找到的,相信军师也知道,若是将优良品质和那些劣种种在一起,势必会让优良品质变劣。而帝王陵那边又是绝佳的种植之地,且那边完全能够大规模地种植这等粟株,等到一定程度,让百姓看见这粟株的奇妙之处,百姓自然会愿意种植!”

“再说父皇,如果说,父皇在地下,能够看见这些优良的粟株开花结果,能够得以喂饱大秦上下,那么种在什么地方,父皇是不是都会很开心?”

“不仅如此,将粟株种在帝王陵之上,在历史之上更是绝无仅有,本公子为父皇开创了这一个先河,未来史官会如何记录父皇的威光,军师……你应该很清楚吧?”

“他们应该会说——‘大秦有帝以帝陵疗养大秦百姓’,难道不是一段千古的佳话吗?还是说,足够喂饱天下的粟株,不配种在父皇的陵墓之上?百姓于君,究竟是什么更重要?”

嬴轩说话的时候,疑惑逐渐化去,进而转化为了思索,最后,豁然开朗。

哪怕是嬴政都一直没有打断嬴轩的话,他一直都在认真地听着——

确实,用马后炮的眼光,自己寻仙问道的事情确实是劳民伤财,结果还差点把自己吃死,而且,那粟株的能力嬴政也是亲眼看见过的,确实是适合在咸阳种植,要是妥当的话——

养活整个大秦,几乎不成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