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与沈家无关联!龙门阵启!北伐关键(2/2)
猛哈和纳力也高举战刀,声嘶力竭的喊道。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狂热,此战于他们而言,便可轻而易举的取胜。
随后,二人各自领着三万铁骑,如两道黑色的洪流,分左右两路,向着明军所在的方向冲杀而去。
他们的战马嘶鸣着,马蹄声如雷,仿佛要将大地踏碎。
原本静止待命的十万北元骑兵,随着这一声令下,瞬间行动起来。
轰,轰,轰!
铁骑奔腾,大地剧烈颤动,好似发生了一场小型地动。
六万北元铁骑奔袭所造成的动静,震天动地。
草原上的尘土被高高扬起,遮天蔽日,仿佛一片巨大的乌云笼罩在大地上。
而在两里之外,这里并非全部明军,只是一支不到万人的明军骑兵。
“报!”
一个明军探报骑兵快马疾驰而来。
当来到了明军战将刘真面前,他当即大声禀告道:“启禀刘将军,元骑动兵了,正朝着我军杀来!”
“好!”
刘真重重点了点头,双眼凝视着远方元骑所在的方向,眼中闪过一抹兴奋之色,似乎在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元军上钩了。”
“接下来,就是将军龙门阵显威之时了。”刘真心底暗暗想到。
过了片刻。
大地开始剧烈颤动起来。
远远望去,无数元军骑兵如潮水般从远方奔袭而来,元军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已经清晰可见。
“兄弟们,撤!”
刘真毫不犹豫,当机立断,当即调转马头,大声喝令道。
“是!”
万众明军骑兵整齐划一,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调转马头,向着后方快速撤离。
显然,他们只是一个诱敌的引子,目的就是靠近元军,引诱元军追击。
而不是与元军正面交战。
“明军竟然逃了”
“贪生怕死的蛮子!”
“儿郎们,明军就在前方!我大元铁骑天下无敌,追上他们,将这些汉人蛮子全部杀光!”
“卑贱的汉人蛮子只配为奴!”
“屠灭这一支犯我大元的明军,宰了他们,我大元儿郎就杀入中原,再夺天下!杀啊,儿郎们……”
看着向后逃窜的明军骑兵,诸多元将变得更加亢奋,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声嘶力竭的呼喊着。
大元铁骑天下第一!
这一观念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北元人心底。
此番明骑撤退,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意外。
即便他们觉得明军可能有诡计,但此刻凭借着骑兵在平原上的绝对优势,他们根本不把这些所谓的诡计放在眼里。
他们坚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将不堪一击。
“杀,杀,杀光汉人蛮子!”
“杀光他们!”
在诸多元将的煽动下,元军骑兵的士气高涨到了极点,他们疯狂的策马追击着明军。他们的眼神中只有杀戮与征服,仿佛要将眼前的明军都斩灭。
六万骑兵全力奔袭,马蹄声如雷,滚滚而来。
伴随着无尽杀机!
在元军追击的数里之外,一座由十万大军布置而成的大阵已然成型。
这座巨大的军阵气势恢宏,宛如一体,占据了大半片广袤的平原。
军阵中的士兵们严阵以待,皆是紧握兵戈,紧握盾牌,每一个将士皆是面容坚定,仿佛在等待着一场生死决战。
这座大阵呈八卦八门之形,但它并非普通的八卦阵,而是变幻莫测的龙门阵。
敌军一旦入阵,就会被分割包围,陷入无尽的杀戮之中。
龙门阵的每一个角落都暗藏玄机,仿佛一座巨大的迷宫,让敌人迷失其中。
在龙门阵的最外围,盾军严阵以待。
诸多盾牌兵紧密排列,手中的盾牌相互拼接,宛如一面面坚不可摧的盾墙,又似一座屹立不倒的城关。
而在龙门阵的最中心,一座高耸的高台拔地而起。
朱应身着战甲,站在高台之上,手中握着一柄柄颜色各异的阵旗。
高台之下,一群将领整齐列队,他们皆是指挥佥事,手握万军之权,正等待着朱应的将令。
“罗华!”
朱应目光一扫,抬手将一柄青色的阵旗,朝着高台之下的一将用力丢去,大声喝道:“本将命你执休门,掌休门生杀大权!但凡入休门之敌,一律杀无赦!”
朱应声如雷霆,充满了威严。
“末将领命!”
罗华双手稳稳接过阵旗,声音洪亮的应道。
随后,他利落的翻身上马,带着一众亲卫,迅速向着休门疾驰而去。
“庄伟!”
朱应话音未落,又将另一柄阵旗抛下:“本将命你执掌生门,掌生门生杀大权!入生门者,格杀勿论!”
“末将领命!”
庄伟高高举起阵旗,翻身上马,也是迅速向着自己执掌的生门而去。
紧接着。
朱应对着剩余的六将,一一赐予阵旗,下达命令。
每一柄阵旗落下,动作皆是迅速果断,此刻,朱应便是在编织一张无形的阵网,以各将执小阵,他执掌大阵准备御敌。
龙门阵,八门各具玄机,内含乾坤八卦之道,变幻莫测。
整个阵型的运转,都由朱应一人操控。
今日一战!
相隔千百年来,龙门阵再次现世。
在这龙门阵内,即便北元铁骑善于在平原上冲杀,但大阵布置完成后,每一面都如同铜墙铁壁,每一门都暗藏无尽杀机。
一旦踏入阵内,几乎有死无生。
待得众将都到达各自掌控的阵门后,朱应双手各持一柄阵旗,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凝视着北边,静静的等待着。
“大阵已立,就等北元骑兵入场了。”
“龙门阵。”
“困杀之阵。”
“这也是属于我华夏汉家的军阵之精。”
“此番就让吾朱应再现龙门阵之威。”朱应心底暗暗想到,充满了杀机。
在龙门阵后,三万骑兵整齐肃立。
加上刘真麾下那一万诱敌的骑兵,总计四万骑兵。
其中,三万是大宁骑兵,一万是北平军麾下骑兵。
此刻,骑兵们静静的等待着,待得龙门阵将大部分北元骑兵消灭后,他们将作为最后的生力军,进行收尾作战。
此刻他们奉朱应之令,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与此同时!
在后军驻扎之处,一座高大的瞭望高台肃立。
郭英,朱棣,李景隆三将并肩伫立在高台之上。
三人目光汇聚,皆是落在了这规模宏大的龙门阵上,这巨大的军阵清晰的映入他们的眼帘。
“你们说,这龙门阵真能正面抗衡北元铁骑吗”
郭英眉头紧锁,目光紧锁着龙门阵,眼中流出难以掩饰的忐忑。
毕竟。
这一战事关重大,二路大军十五万兵力全部押注于此。
若与北元铁骑正面交锋,以这十五万大军的实力,绝非对手。
如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朱应精心布置的龙门阵上。
如若败了。
不说朱应要受罚,他这个大将军也不例外。
如今郭英也是在赌啊!
赌朱应能胜!
正面战胜北元骑兵!
郭英脸色复杂:“可除了指望朱应,吾也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来对付北元铁骑了。”
“大将军,”
李景隆则十分自信,此刻他双眼死死盯着龙门阵,仿佛被它深深吸引,眼中尽是震撼之色。
“虽说我对这龙门阵的奥秘不懂,但单瞧这阵势,这布局,恢宏壮阔得令人惊叹!”
“与典籍中记载的龙门阵威势,简直如出一辙!”
李景隆说着,语气都透出敬佩。
一旁的朱棣则是并未言语。
但是。
朱棣脸上的神情与李景隆如出一辙,双眼满是震撼之色。
作为兵家武将,朱棣对各种阵型研究颇深。
但眼前这座龙门阵,与他所熟知的长蛇阵,进攻阵等相比,便是大巫见小巫了。
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
“龙门阵,八门为龙门,八门皆死门,一入阵内,有死无生。”
“这种失传千百年的大军阵,竟被朱应掌握了!”
朱棣在心底暗自惊叹,心底既有对龙门阵的惊叹,又夹杂着复杂的情绪。
“从这阵型来看,确实变幻莫测,浩瀚无穷。”
郭英长叹了一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吾也真的希望朱将军能凭借此阵击溃北元骑兵。”
“否则,此番北伐之战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了。”
听得出。
虽然相信朱应,郭英仍然担心。
“朱将军,绝对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李景隆斩钉截铁的说道,充满了对朱应的信任。
朱棣依旧沉默不语,没有表态。
在他内心深处,想法颇为矛盾。
一方面,他渴望能够击溃北元,保卫大明疆土,断了北疆的外敌祸患。
可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朱应再次立下战功。
毕竟。
此番若真能击溃北元十万铁骑,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功劳,朱应极有可能凭借此功再次加官进爵,地位更上一层楼。
想到这里。
朱棣又如何不复杂。
终于。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之后,一阵如雷般的踏动声由远及近,无数骑兵从远方席卷而来。
只见刘真一马当先,率领着万众骑兵向着军阵奔来。
待至龙门阵前,骑兵们迅速分散开来,井然有序的绕开大阵,向后军方向汇聚。
“终于要来了!元军!”
大阵中心的高台上,朱应凝视着北边,他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俯瞰着整个大地。
远远望去,元军骑兵分成左右两路,裹挟着无尽的杀气,朝着大阵迅猛冲击而来。
大地在元骑的践踏下剧烈震颤,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肃杀之气。
“阵,启!”
朱应大喝一声,响彻云霄。
双手紧握着两柄阵旗,猛然间挥舞而动,打出了阵旗令。
顿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