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黄昏花易落(一)(1/2)
“你是说,温北君找到了温九清留下的东西?”
王贵低垂着头,“回陛下的话,会稽郡郡守加急送来的消息,说是温将军派人查了雨花寺,他的人瞧见了,八成是证明嬴令仪身份的东西。”
元孝文没有说话,他其实很想和温北君做一对好君臣,在日后的历史上传为一桩美谈。可是如今已经由不得他了,他可以不动温北君,只要温北君在前方战线立功,他甚至可以给温北君封公爵,封王。
可是碧水,也就是嬴令仪不能活下去。如果嬴令仪活着,那么嬴楚和嬴嘉伦继位的法理性都将丧失,只有嬴令仪和她还活着的父亲才是最正统的皇室,那么大魏也就失去了向余国征战的法理性,不仅仅是魏国,拿到玉玺继承了皇位的齐国,包括起兵的楚国,以及助秦复辟的汉国都成了一场笑话。
嬴令仪决不能活下去。
“陛下,或许是
元孝文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殿内的烛火摇曳,将他阴晴不定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
“王贵。”元孝文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得像是从地底传来,“你说,温北君知不知道朕的底线?”
王贵额头抵着冰冷的金砖,冷汗浸透了后背的衣衫,“回陛下,温将军,温将军他…”
“他当然知道。”元孝文冷笑一声,猛地站起身,龙袍在烛光下泛着森冷的光泽,“他这是在逼朕做选择。他就是想要看看朕到底知道多少,对他那个族兄到底有多了解!”
王贵抬起头,又很快低了下去。
元孝文的脸色简直差到了极点,也许是又回想起了和温九清当年在学宫一同求学,又分道扬镳的往事。
元孝文的手指突然停在半空,烛火在他眼中投下两簇跳动的暗影。
“王贵,你还记得隆武十五年那场大雪吗?”元孝文的声音忽然变得飘忽。
王贵身子一颤,他知道元孝文是动了真气的,不惜提出了前朝的年号,额头渗出更多冷汗,“奴才记得。”
“那是温九清死的四年前,朕决定放弃河毓郡。”元孝文缓步走下龙阶,靴底碾过地上的信笺,“他跪在雪地里求朕放过河毓百姓,说愿意以命相抵。”
殿外惊雷炸响,照亮了皇帝苍白的面容。王贵看见元孝文袖中露出一截泛黄的绢布——那是温九清临终前留下的血书。
“朕答应了他。所以朕任由他四年间送出了七千百姓,朕由着他把玉琳子,玉琅子,温北君都送了出来,朕把他的女儿封为公主!”元孝文突然暴怒,一把掀翻御案,“可他是怎么回报朕的?暗中藏匿嬴氏血脉,教养温北君这个白眼狼!”
碎裂的砚台溅起墨汁,在龙袍上晕开狰狞的痕迹。王贵匍匐着后退半步,却见元孝文猛地俯身揪住他的衣领。
“你说,温北君会不会也学他族兄?在阵前跪下来求朕?还是像上次一样,堂堂二品天殇将军,像一个反贼一样,一路南下,来找朕要一个答案。”
王贵喉结滚动,不敢作答。元孝文却自顾自地笑起来。
“好啊,温北君,他果然和他那个族兄一样,为了些微不足道的百姓,为了些身份低微的平民就要和朕对着干,温北君没了一个临仙朕可以给他一个雅安,如果温九清及时撤退,向朕低头,朕也可以给他一个会稽。”
元孝文的笑声戛然而止,他猛地将案几上的茶盏扫落在地,瓷器碎裂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可是他们偏偏都不!他们都不选择朕,都不选择在青史上留下一个美名,他们都要那恶名!那好啊,朕就成全他们啊,反正功在千秋,朕不管朕死后后人如何评价朕,是为万世开太平的圣君也好,还是容不得臣子的暴君也好,朕只要无限的忠诚!活着做朕的臣子,死了也别想挣脱出朕的掌控!”
元孝文的声音在空荡的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箭矢,深深钉入王贵的耳中。年轻宦官浑身颤抖,额头抵着冰冷的金砖,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陛下息怒啊。”王贵的声音细若蚊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