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 第187章

第187章(2/2)

目录

若是靠双腿走路的的话,那就得十天半个月了。

“你们走了多久?”

“十一天。”

赵明华看向春暖。

“可以去。”

春暖没意见,反正出门在外计划没有变化快。

“好。”赵明华道:“唐石头是吧。”

“是”

“到镇上,找到笔墨纸砚签下你们的卖身契,然后,带我们去你们的汉州。”

“公子,你真的愿意买下我们兄弟俩了?”

“自然。”赵明华道:“我家的规矩严,你不懂的可以问庆生。”

“是,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这是找到主心骨了,他们也是有主子的人了,突然之间,唐石头激动得不行,连忙对骑马跑在前面的唐铁头喊。

“铁头铁头,我们有东家了。”

唐铁头勒住了马不解的看向哥哥,等马车靠近了,他才听清楚哥哥说的是什么意思。

一时之间五味俱杂:他就知道自己的哥哥胆子小,一心只想求一个吃住的地方。

而自己则有一个将军梦,从小就去把别人家的耕牛当马来骑。

这次骑马是第一次,但是他丝毫不惧,事实证明,他可以。

都说第一次骑马会害怕,马儿也不配合,他并没有这些恐惧感。

他甚至觉得,他天生就是当将军的料!

结果,哥哥不和自己商量就直接将他卖了,还高兴成这样。

都不好说什么了。

主要是,这位东家对他们也有救命之恩。

老话说得好,救命之恩以身相许,虽然不是女子,身为男儿也不能忘记这份恩情。

卖身就卖身吧,好歹和哥哥一起。

“铁头,公子说要去我们汉州。”

铁头一愣。

他想问去汉州干什么,但是聪明如他,知道当下人不能管主子的事儿。

“那我们带路就行。”

赵明华和春暖相视一眼,他俩都看出来了:哥哥老实本分一些,弟弟要心服口服估计得需要时间。

当然,赵明华也知道,越是有本事的人越不容易臣服。

这个唐铁头他要降服了。

一行人到镇上,春暖索性买了笔墨纸砚。

先给兄弟俩写了卖身契,让他们签字画押,这年头,十二两银子就能买下一个壮劳力,挺值的。

“少爷,小的这腿?”

“我给你治。”春暖道:“你们兄弟俩再置办两身冬衣吧。”

既然都不当兵丁了,自然不能再穿着兵丁的服装,要不然还以为是哪里来的逃兵呢。

“多谢姑娘。”

兄弟俩从庆生口中知道车上的姑娘是未来女主子,少爷家是开药坊的。

难怪呢,能一下就治好他的脚。

也能治好哥哥的腿。

这算不算是一种缘分?

这一瞬间,唐铁头也认命了。

“公子去汉州是?”

“买粮。”赵明华道:“你们兄弟俩各在一地买粮,大量的买,我要运回昌州。”

“公子,世道不太平。”

唐铁头立即将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说了:“若是大量的粮运回昌州,路途遥远,很可能会遇上麻烦。”

这年头,天灾人祸的不少,拉帮结派占山为王的大大小小劫匪多得很。

“我有商队”

赵明华道:“不是我们几人。”

“那就好,那就好。”

新东家越是强悍越有本事,他们兄弟的靠山越硬。

一行人往汉州走,路上春暖给唐石头配了药,又吃又敷,而且还用火给他烧了一下。

第三天,那条红肿的大腿就消肿了,新买的裤子也能穿上了。

第六天,痊愈了。

“姑娘的医术是这个。”

唐石头竖起了大拇指。

“那是,你不知道,姑娘的祖上是太医,太医,专门给宫里贵人看诊的,知道不?”

庆生相当的骄傲。

“难怪呢,我就说世间女大夫很少,没想到是家传的。”唐铁头表示明白了:“咦,不对啊。”

什么不对?

庆生问。

唐铁头没再说出来。

“你是不是想说为什么京城太医的后代在这儿?”

唐铁头讪讪,这个庆生年纪不大,鬼精鬼精的,连自己想什么都知道了。

“你一定听说过贵妃假孕一案吧,肖太医,最冤枉的那一个。”

“原来是肖太医的后代啊。”

唐铁头恍然大悟,这就能解释得通了。

“听说过这事儿?”

“听说过,不仅听说过,还知道幕后的主谋是谁呢?”说起这事儿唐铁头就来了兴趣:“说来也巧,这事儿我还是无意中听说的,说幕后的主使就是三王爷,为的就是要砍掉肖太医,因为大皇子的病只有肖太医能看诊。”

在马车里的春暖听了个一清二楚:这是天家的秘辛,是京城大户人家公开的秘密,没想到,在这偏远的地方还能从一个小兵丁口中听到。

所以,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可惜了肖太医,死的真冤枉。”唐铁头道:“后来大皇子几度都要丢命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一年来又好了不少。”

春暖觉得这个信息千里之外的人都知道,就很可怕。

皇宫里还有秘密可言吗?

皇宫,东宫,太子正和盼盼玩捉迷藏。

“大哥哥,你肯定不知道盼盼在哪儿?”

“是呀,盼盼你在哪儿呀,大哥哥找不到你了。”

皇后看着这一幕哑然失笑:皇儿什么时候玩心大发了呀。

居然和盼盼捉起了迷藏。

最主要的是,一个敢问一个敢答。

声音一发出来不就找着了吗?

他还这么有耐心的配合小孩玩儿。

看来他的身体真的日益变好了。

皇后欣慰的笑了。

“吩咐下去,给盼盼做好吃的。”

“皇后娘娘。”盼盼能这么喊还是肖春玉多次纠正的结果:“皇后娘娘最好了,知道盼盼希望吃什么。”

“是啊,我们盼盼喜欢吃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以后常住宫里好不好?”

“不好,宫里除了大哥哥外都不好玩儿,有人还要向盼盼翻白眼,不好玩儿。”盼盼郁闷的说:“陪了大哥哥就回府,祖母和爹爹娘亲都在等盼盼呢。”

“你这孩子……”

当真是别人家的,怎么都养不家啊,总惦记着回去。

每天接进宫里玩上两个时辰,吃了午饭就又给送回去,不管怎么样,就是不留宿宫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