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如何看待特朗普?(2/2)
“从商业角度看,他经常通过制造对抗张力来博取谈判空间——先摆出强硬态度,再留一个窗口等人上门谈条件。”
他语气平缓:“这套方式在他的商业生涯里反复出现,如果延伸到国际政治,他的操作风格可能也是类似的。”
“当然,现在所有分析都还只是推测。真正的方向,还得看他就职之后的第一批动作。”
贺局长点点头:“所以他看起来强硬,但可能并不彻底封锁?”
“他可能希望通过强硬姿态制造谈判筹码,而不是走到真正意义的对抗。”凌远顿了顿,
“很多时候,姿态是一种策略,本质上还是看有没有人愿意进那扇谈判的门。”
周院长喝了口茶,笑道:“那照您这么看……如果他真是这种交易型风格,您猜他上任后的第一步,会落在哪儿?”
凌远没有立刻回答。他搅了下茶水,像是在组织语言。
“我只能试着从他的动作信号来判断。”他说,
“目前他团队的构成,包括近期几次对外活动的主题选择,还有推特上反复提到的几个关键词,基本可以勾勒出一个轮廓。”
”他急需制造一个政治兑现的标志点。”
“一个能在镜头前迅速见效,能让选民感觉‘兑现了承诺’、让反对派一时哑火的成果。说得直接点,他得拿出一记漂亮的起手式——最好是能打响的。”
贺局长看向他:“镜头前的第一锤,既要响亮,又要快准。你判断,他会选贸易?”
凌远点点头:“倾向如此。”
“外交来得慢,金融受限太多,能源牵扯国会预算。只有贸易,尤其是关税政策,在操作上几乎没有门槛。”
“他甚至不需要通过国会——一纸行政令,立刻就生效,新闻发布会都不用改稿。”
“而且贸易这张牌,具备三重效果:对内可向产业州交代,给选民面子;”
“对外是对全球现行规则的一次打压,展现主权优先的立场;最关键——足够戏剧化。”
贺局长点头:“就像一记投篮——可以不得分,但要让全场都看到‘他掌控节奏’。”
凌远笑了笑:“他不需要赢,只需要打得响,拿出姿态。”
周院长眯了眯眼:“上任后快速打响,支持者信心稳住;之后开出下一个议题。这不是在治理国家,这是在编导一场强人叙事。”
贺局长看向凌远:“那如果你是我们,面对他这种节奏,会怎么应对?”
“是选择对话?还是缓一缓?”
凌远沉吟几秒,才开口:“这我不敢妄言。”
“但站在企业的角度看,我的建议只有两点。”
“第一,展现对话姿态,抢占国际话语场的主动权,让对方知道,我们不是对抗型的,但也不是沉默型的。”
“第二,内部可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预案准备,从过往信号和他的竞选话语来看,像关税、汇率、技术类出口这些方向,可能是他率先尝试建立筹码的区域。”
贺局长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出声:“你这不是企业家的节奏,是战略博弈的思路。”
唐臻抿了一口茶,笑了笑:“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今天非得见你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