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政务建设4(2/2)
“谜底就在四柱核算法的流转环节。”李善长用算盘拨出一个总数,“期初库存七百九十加上今天入库二百,本来应该是九百九十。但调拨三百五十把之后,期末结余却显示六百四十五——这中间的五把差额,正是被替换的乙等刀!”
朱升突然用刀尖挑开箱底夹层:“樟木箱的暗格里藏着五把没有登记的环首刀!刀身的锻炉编号被锉平了,可淬火的纹路明显是丙字号锻炉的斜纹手法。”
“第七查验组在下午两点三十分同时处理两批军械。”高颎对照《巡城路线图》,“戍字库下午一点到三点入库需要两刻钟,但巡城队下午三点的记录显示,第七组有三个人提前七分三十秒离岗。”
李善长把五把刀“哐啷”一声扔在青砖地上:“这才是账上消失的十把刀——五把被替换进樟木箱,五把藏在暗格。麻绳用量超支是因为要掩盖刀格处的篡改痕迹!”
早上八点,市集的喧嚣声传来,戍字库的封条被三方铜印重新钤盖。
“从即日起执行三方会验。”李善长把锻炉档案和武库清册并排摊开,“军事后勤司核对数量,巡查处检查质量,武库令核对编号——缺少任何一方的印鉴都不能闭库!”
仓顶通风口忽然有疾风掠过,那五把暗格里的环首刀在晨光中闪烁着冷芒。
天刚蒙蒙亮,十二个邮站同时在垦田簿的防伪纹路上盖上了到达戳。
就在戍字库铁门“轰”地一声关上的那一刻,秦羽眼角余光瞥见库房外搬运木箱的流民队伍里,有半截靛蓝腰带一闪而过。
他心里“咯噔”一下,那布料可太眼熟了,分明是镇北营淘汰的旧军服料子。
秦羽捏着垦田簿的手指僵了一下,赶忙转身,追上正往军事后勤司走去的李善长。
“我说老李,这次调拨给镇北营的三百五十把环首刀里,混进了乙等品。负责押运的那些民夫,名单都仔细查过了吗?可别出啥岔子。”
李善长一边走,一边在算盘珠子上蹭了蹭手上的铜锈,满不在乎地说:“那些流民都是按照《赈济令》从双柳村招来的短工,户籍司都核对过他们的牙牌,能有啥问题?你别瞎操心。”
“牙牌这东西,可太容易造假了。”寇准冷不丁从粮仓拐角冒了出来,手里还捏着半片杨树叶,晃了晃说,“今早我去抽查甲字仓的粟米,好家伙,发现有三袋底部掺了陈年黍壳。这手法,和去年闹蝗灾时,各乡里正上报损耗的那批粮食掺假手法一模一样,绝对是同一伙人干的。”
就在这时,政务厅的铜铃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朱升拎着一把缠着麻绳的环首刀,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刀尖上还挑着一块灰扑扑的麻布,大喊道:“在戍字库外流民歇脚的草棚底下,捡到了丙字号锻炉专用的淬火油棉!这事儿肯定不简单,绝对有内鬼通风报信了。”
高颎“啪”地一声,把《劝学诏》校对本重重拍在桌上,气愤地说:“昨晚西城巡夜队抓住两个翻墙的流民,打开他们包袱一看,好家伙,里面有七枚伪造的夜课学分牌,刻痕里的松烟墨都还没干呢。这胆子也太大了,简直不把咱们放在眼里。”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汇聚到李善长面前摊开的流民登记册上。
秦羽拿起染紫的骑缝章碎片,在某行墨迹上划了一下,沉声道:“你们看这个叫王二牛的,右手虎口有常年握刀留下的老茧,可他却自称是种了十年地的老实农夫,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