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 > 第448章 李显复位-李显困境

第448章 李显复位-李显困境(1/2)

目录

在武周那看似威严庄重,实则暗流涌动的朝堂格局中,李显身为太子,虽名分上是皇位的继承人,可实际处境却如置身于荆棘丛中,举步维艰。太平公主凭借着武则天对她的宠溺,宛如一只在权力天空中肆意翱翔的雄鹰,在朝堂上纵横捭阖,其势力如日中天,令众人畏惧;武氏家族更是如同盘踞在朝堂的古老巨蟒,盘根错节,根基深厚,诸多重要职位皆被其族人占据,把控着朝廷的诸多命脉。而那备受武则天宠幸的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更是如同两条剧毒的毒蛇,仗着女皇的恩宠,肆意妄为,对李显这个太子不仅毫无敬意,还处处加以排挤,试图将他的势力打压殆尽。

这一日,夜幕如同一块沉重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压在东宫之上。东宫的书房内,烛火在微风中不安地摇曳,昏黄的光芒在墙壁上投下诡异而斑驳的影子,仿佛也在为李显此刻的艰难处境而发出无声的叹息。李显身着一袭素色长袍,眉头紧锁,仿佛两座即将崩塌的山峰,在书房内来回急促地踱步,脸上满是忧虑与无奈之色。不多时,几位心腹大臣匆匆步入书房,见李显如此焦灼的模样,他们的心中皆是猛地一紧。

李显见众人已到齐,停下脚步,重重地长叹一声,声音中满是疲惫与愤懑,说道:“诸位爱卿,你们看看如今这朝堂成何模样!张氏兄弟简直是胆大包天,在朝堂上胡作非为,行径愈发嚣张跋扈。他们公然卖官鬻爵,把朝廷的官职当成了自家随意贩卖的商品,搞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混乱不堪。民间百姓更是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朕虽贵为太子,本应肩负起匡扶社稷、拯救百姓的重任,可如今却被太平公主与武氏家族的势力紧紧压制,动弹不得。不仅如此,还要遭受张氏兄弟这等小人的排挤,朕如今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实在是难以有所作为啊。这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的滋味,诸位爱卿可曾体会?不知你们可有良策,能助朕摆脱这困境,还朝堂一个清明,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一位白发苍苍,面容清癯的心腹大臣,名叫李昭,他神色凝重,轻抚着长长的胡须,沉思了许久之后缓缓说道:“殿下,当下这局势的确是错综复杂,严峻到了极点。张氏兄弟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皆是仰仗着陛下对他们的宠爱。而太平公主与武氏家族,为了各自的利益,又与张氏兄弟相互勾结,形成了一股强大且顽固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若贸然正面与之抗衡,无疑是以卵击石,非但无法成功,反而会给自己招来灭顶之灾。不过,正所谓物极必反,张氏兄弟的恶行实在是令人发指,已然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愤慨和天下百姓的怨声载道,这便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契机。依老臣之见,殿下当下最要紧的,便是暗中联络那些同样对张氏兄弟心怀不满的大臣,慢慢地积聚力量。只要我们沉得住气,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待到时机成熟,便可如同雷霆般一举而动,定能有所作为,成就大事。”

李显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微弱却又充满希望的光芒,可随即又被忧虑所掩盖,说道:“李爱卿所言极是,甚合朕意。只是,这朝堂之上,人心难测。要如何才能准确知晓哪些大臣对张氏兄弟心怀不满,又该通过何种稳妥的方式与他们联络,而不被张氏兄弟及其党羽察觉呢?一旦稍有不慎,走漏半点风声,我们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这时,一位年轻且英气逼人的心腹大臣,名叫赵毅,他向前迈了一步,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地说道:“殿下,此事虽有难度,但并非毫无办法。平日里在朝堂之上,张氏兄弟的嚣张跋扈众人皆有目共睹,他们的种种恶行早已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只是碍于张氏兄弟背后有陛下撑腰,以及太平公主和武氏家族的势力,大臣们大多敢怒不敢言。我们可以选派一些心思缜密、忠诚可靠之人,让他们在朝堂之外,诸如大臣们常去的茶馆、酒楼、书院等场所,暗中留意大臣们的言行举止。一旦发现有大臣对张氏兄弟表达出不满之意,便详细记录下来,然后迅速将消息传递给我们。待确定了这些大臣的名单后,再由我们这些与他们平日里交情深厚、关系交好的大臣,私下里悄悄地前去拜访联络,向他们表明殿下一心想要铲除张氏兄弟、重振朝纲、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的坚定决心。相信以殿下的贤德之名,定会有不少大臣愿意加入我们,与我们一同为了天下苍生而努力。”

李显听后,眼中燃起了一丝斗志的火焰,他紧紧地握住拳头,仿佛在给自己注入力量,说道:“好!就依赵爱卿所言。此事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也关乎着天下百姓的命运,诸位务必小心谨慎,处处留意,切不可有丝毫的马虎大意,走漏半点风声。一旦被张氏兄弟或太平公主他们察觉到我们的计划,我们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李昭郑重地点了点头,神情严肃地说道:“殿下请放心,我等深知此事的重大意义和危险性,定会万分小心,谨慎行事。只是,积聚力量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极大的耐心。在这期间,殿下也可多多展现出您的贤德之态,在朝堂之上,寻找合适的机会,多为百姓发声,为那些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争取利益。如此一来,既能赢得更多大臣的敬重与支持,也能让天下百姓知晓殿下的仁爱之心,为我们日后的行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显深以为然,感慨地说道:“李爱卿说得对极了。朕平日里在朝堂之上,因太平公主与武氏家族的强势压制,发言的机会寥寥无几。但从今往后,朕定会更加留意,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为百姓谋福祉,让天下人都能明白朕的心意,知道朕是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着想。只是,这等待时机的过程实在是太过煎熬。每每想到张氏兄弟的恶行仍在继续,百姓们还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朕便心急如焚,夜不能寐。朕身为太子,却不能立刻拯救他们于水火,实在是有愧于天下百姓啊。”

赵毅思索片刻,上前劝慰道:“殿下不必过于自责。当下这局势复杂多变,我们不得不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只要我们暗中坚持不懈地积聚力量,耐心等待时机的成熟,终有一日,必能如利剑般斩除张氏兄弟这等奸佞之徒,还天下一个太平,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殿下的一片苦心,天下人终有一天会知晓,也定会感激殿下的恩德。”

李显微微点头,感激地看着赵毅,说道:“多谢赵爱卿的安慰与鼓励。朕定不会辜负诸位爱卿的期望,也不会辜负天下百姓的期盼。从今日起,我们便按照计划行事。李爱卿,你在朝中德高望重,人脉广泛,便负责暗中观察大臣们的言行,用心找出那些对张氏兄弟心怀不满之人;赵爱卿,你年轻有为,行事果敢,便负责与这些大臣私下联络,向他们传达朕的心意,务必让他们知晓朕铲除张氏兄弟、重振朝纲的决心。其他诸位爱卿,也不可掉以轻心,需时刻留意朝堂的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异常,都要立刻向朕汇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