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真实实力(2/2)
这样斐然的战绩,自然而然地赢得了副总指挥以及副总参谋长的高度赞赏和极度认可。这不仅仅是对他们战斗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拼搏精神的崇高敬意。
在八路军总部部署的谋划中,副总参谋长以及副总指挥果断且迅速地将 386 旅和独立旅合并成为新的 365 师的相关方案整理出来,并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一重要信息交给了总指挥审批,以及中央审批。
他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上级的回复,尽管此时还未收到中央的反馈,但他们内心坚信,凭借着这一科学合理且富有战略眼光的规划,中央一定会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
与此同时,129 师师部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根据战场形势和部队发展的需要,精心制定了将 129师师部,344 旅以及 358 旅每个旅各自扩编两个加强团兵力的详细计划,并郑重地向八路军总部进行申报备案。
当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副总参谋长了解到这一计划背后的深思熟虑和战略考量时,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欣喜和激动。
这个计划与八路军总部的整体战略布局不谋而合,正符合当下抗日战争的形势需求。有了这样的兵力扩充和优化配置,129 师也将更加强大,即便将独立旅和386旅划出去,也不影响目前129师的总体兵力需求。
同时,129师的整体实力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为夺取更多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且,这样的调整也能够有效避免因为 386 旅以及独立旅的分离,从而带给129 师过度的削弱,确保 129 师能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持续在抗日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考虑到 344 旅一直以来都是独立自主地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独特的作战风格。
将其直接编入 129 师,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进一步提升整个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副总参谋长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商讨,迅速而果断地敲定了这些重要事宜。
他们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在战场上,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他们怀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将相关的编制变动情况详细地上报给中央进行审批。
值得一提的是,晋东南、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实现了连成一片,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在八路军自抗战以来还是首次出现。这无疑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大突破,为后续的战斗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战略空间。
副总指挥站在沙盘前,目光炯炯,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坚信,晋东南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未来必将发展成为规模更为庞大、实力更为雄厚的根据地。
这里将汇聚更多的抗日力量,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发挥出不可估量的强大作用。
而此时,陈振华与陈大旅长刚刚顺利完成接待八路军总部转移的艰巨任务。他们还未来得及喘口气,便又投入到新的战斗准备中。
陈振华在陈大旅长的亲自指示下,肩负起了部署武乡县城攻占的重任。陈振华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日夜操劳,与部下们反复研究地形、分析敌情,精心制定出了一套严密而周全的攻打计划。这份计划凝聚了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承载着他们对胜利的渴望。
当这份计划上报给 129 师师部以及八路军总部时,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
129 师师部的领导们对独立旅和 386 旅的这次战斗计划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凭借着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出色的战术安排,一定能够成功拿下武乡县城,为抗日战争再添新的辉煌篇章。
所以此时的陈振华,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他目光坚毅,表情严肃,内心反复思量着接下来的行动方案。
在之前的一系列战斗和部署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敢,但此刻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容不得半点疏忽。
陈振华在脑海中快速梳理着各种信息,分析着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他明白,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着战斗的胜负,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将士们的生死和革命事业的前途。
他回想起过往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岁月,那些同生共死的瞬间给予了他无尽的力量和勇气。此刻,他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坚定地走下去,为了胜利,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