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立后(2/2)
“皇上,立后一事刻不容缓,望皇上三思!”
永和帝不悦的皱眉,再次敷衍:“立后一事,朕自会考虑,诸位爱卿今后不必再提了。”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如今朝政已是乱作一团,他们这位皇上却是不急不躁,实在让人捉摸不透啊。
太师全程未曾吭过一声,他早料到今日早朝上会发生何事,因此对眼前这位帝王已是不抱希望。
“皇上,臣还有事要禀报。”
这时,一文官突然走上前来,向永和帝行礼道:“昨日宿家孝满回京,在街上被一女子拦住,那女子当街状告宿家之子宿席苓强抢民女,杀人灭口。”
“后太师之千金现身救下女子,然而太师千金全然不顾宿张两家之颜面,当街与宿席苓争执……”
太师望着正在弹劾自己女儿的大臣,面上却无半分紧张,看上去反而坦荡自然。
那文官弹劾宿家教子无方,又弹劾太师教女不严,宿张两家被他当众一通批判,似是并不怕会因此得罪人。
“皇上,臣以为李大人所说太过言重,太师千金虽据理力争,不过是为那女子鸣不平罢了。何况,宿张两家本就早早定下婚约,可那宿席苓却在外有私生子,此举分明是在折辱太师之女,理当严惩。”
“不不不,宿席苓有私生子确实有错,可太师千金身为女子却当街与男子争执,不知礼义……”
一时之间,大殿上如同街巷般嘈杂,大臣们分为两派争执不下,一派站在太师府,一派站在宿家。
永和帝见此情形,本就难看的脸变得越发阴沉,搭在龙椅上的手紧攥成拳。
“都给朕闭嘴!”
随着一声怒喝响起,大殿上瞬间静了下来,大臣们纷纷站回原位垂首躬身。
永和帝冷着脸一一扫视,目光在经过太师时多停留了片刻,随即冷声呵斥:“你们一个个的都当这儿是什么地方?!还有没有为人臣的样子!
“朕让你们有事禀奏,也准你们商议,但不是让你们像市井泼妇一样在这儿胡闹!”
此时此刻,满朝文武百官无一人敢出声,全都埋着头挨训。
永和帝见他们不敢再吭声,满心的愤怒得到些许缓解,“你们方才所说之事,朕昨日就已经派人去打听了。
宿张两家早已定下婚约,因前中书令离世需守孝三年,因此不得不延迟婚期。然而宿席苓却违背礼法,在守孝期间与外女有了私生子。”
说到此处,永和帝看了一眼方才帮宿家说话的几个大臣,“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宿席苓此举不善不孝。”
“传朕旨意,自今日起宿席苓每日在宿家祠堂跪满三个时辰,一年为期。”
“在此期间不得食荤腥,若有违反禁令,严惩不贷!”
话落,满朝百官俯身叩拜:“皇上英明!”
永和帝见状扭头看向太师,“至于太师之女所为,虽有不妥,但也情有可原。”
“太师,回去好好管教管教你女儿,身为女子,应当有女子之言行,不可违背祖宗礼法!”
太师闻言虽有诧异,但反应极快的躬身行礼:“谢皇上宽恕之恩,臣今后定会严加管教小女。”
虽然有人对永和帝的判定有异,但碍于皇恩浩荡,也不敢当众反驳。
永和帝轻叹了口气,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间:“若无他事,那便散了吧。”
“臣等告退。”
待满朝文武百官离开,永和帝这才倚靠在龙椅上休憩,想起昨日皇姐让人送信进宫,拜托他对张清雅从轻处置一事,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其实就算皇姐没有拜托他,他也不会对张清雅,对太师府怎么样,毕竟他也并非是什么不辨是非之人。
何况,以太师在朝中的地位,他若是动了太师府,想必麻烦只会更多。
同一时间,京郊。
洛洄笙坐在湖边眺望远方,当她端起第二杯茶时,终于听到了马蹄声。
不多时,一辆马车出现在视野中,紧接着马车停下,宿君嫄被侍女搀扶下来。
“长公主久等了。”
宿君嫄来到洛洄笙面前,让侍女将提前备好的点心放下,随后又将侍女打发走。
二人面对面而坐,洛洄笙给宿君嫄倒了茶,开口道:“宿小姐可知今日在早朝上发生的事?”
宿君嫄闻言无声的轻笑,语气不卑不亢:“世上本无不透风的墙,何况宫中那么多人,又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传不出来。”
说及此处,宿君嫄看着洛洄笙反问:“长公主昨夜邀臣女今日前来,莫非是早就猜到今日早朝上会发生何事?”
洛洄笙浅浅一笑,并未回应她的问题,“因沈清颜,皇上立后已是一拖再拖,朝中大臣早就等不及了。”
“今日大臣提及立后一事,却被皇上再次拖延,宿小姐,如此你打算如何入宫为后呢?”
只见宿君嫄垂眸陷入思索,洛洄笙看见她的反应,转身拿起身旁的一册书放置在她面前。
“宿小姐,本宫有份礼物要送你。”
宿君嫄看着桌上的东西有些疑惑,待拿起打开一看,心中顿时震惊万分。
这竟然是定国公插手盐务的证据!
有了这份东西,相当于拿住了定国公的把柄,若是永和帝知晓定国公所为,那定国公府在永和帝心里的分量就会急剧而下。
“本宫相信宿小姐是个聪明人,知晓该如何利用这份东西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洛洄笙端起茶轻抿了一口,昨日她与张清雅在颐鹤楼分开,刑荆山送她回府后,将这份证据交给了她。
当时她曾问过刑荆山从何而来,但刑荆山并未过多解释,只一味的表示会帮她完成想做的事。
“多谢长公主!”
宿君嫄心知洛洄笙帮自己是带着目的的,但这又如何?她同样也在利用洛洄笙。
说白了,她们都是为了自己在相互利用罢了。
当日午后,宿君嫄便独自进宫为宿家请罪。
之后宫里便传出消息,永和帝单独面见宿君嫄,二人交谈足有一个时辰。
两日后。
“娘娘,娘娘,不好了……”
沈清颜正准备享用早膳,忽然一宫女着急忙慌的跑进来,吓得她差点拿不住筷子。
身边伺候的侍女一看,当即呵斥道:“大胆!谁准你如此高声喧哗,就不怕冲撞了娘娘吗?!”
那宫女见状忙跪在地上认错:“娘娘息怒,奴婢……奴婢不是有意冲撞您,求娘娘饶命啊!”
沈清颜似是被吵得头疼,一脸不耐烦的摆手:“真是聒噪,还不拖出去……”
“等等。”
沈清颜忽而想起宫女方才所喊,转头看向她问道:“你方才说什么不好了?”
此刻宫女已是吓得脸色惨白,闻言立马往前爬了几步,“回娘娘,奴婢也是刚听说的,今日……今日早朝上有大臣再次提起立后一事,皇上……”
“不知为何,皇上竟答应了,还当众说会尽快定下人选。”
沈清颜听到这话先是一愣,下一刻如同五雷轰顶般猛的起身:“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皇……皇上答应立后……”
结果宫女的话还未重复完,沈清颜却承受不住打击直接晕了过去,一时间寝宫上下乱作一团。
由于沈清颜怀有皇嗣,太医院的太医们全都被叫到她的寝宫看诊,只为保证沈清颜与腹中孩子无恙。
康寿宫。
太后在知晓沈清颜晕倒后,只派了身边的嬷嬷前去探望,好在太医看诊后确定沈清颜无碍。
然而当沈清颜苏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康寿宫找太后诉苦,全然不顾太医的叮嘱。
“姑母,姑母……”
宫人还未来得及禀报,沈清颜哭哭戚戚的声音就传到太后耳中,太后顿时不悦的皱起了眉。
“哀家还没死呢!哭哭啼啼的做什么?”
沈清颜刚进门就被骂得一愣,嘴边的抽噎声下意识也缩了回去,“姑母,清颜不是那个意思……”
说话间,沈清颜推开侍女走近,“姑母,今日早朝上皇上答应立后了。”
太后扫了她一眼,随即端起手边的茶:“立后之事,你不是早就知晓了吗?”
沈清颜见她似乎并不在意,一时有些急了,不顾规矩上前说道:“皇上前几日才答应我不会立后,他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放肆!”
太后重重将茶杯放下,凌厉的目光看着沈清颜:“皇上是天子,他想做什么岂容你随意置喙!”
“贵妃,你僭越了。”
沈清颜被她冰冷的口吻吓到,慌乱的连忙跪在地上低头认错:“姑母……息怒,清颜一时心急失言,清颜知错了。”
沈清颜说着眼里泪水已经在打转委屈道:“我只是害怕,我害怕失去皇上。”
太后看着她的样子心里叹息,一面是她儿子,一面是她侄女,她自然希望两人好好的。
但和亲一事出后先帝那道不允沈清颜为后的旨意注定两人之间会有旁人。
终究是自己疼爱的小辈,太后叹息道:“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