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北方的故事 二(1/2)
郭嘉身体本就孱弱却喜好公卿做派,听信道士蛊惑常年涂铅吃汞服食五石散,还有饮酒无度的恶习。曹操时常劝阻年轻人切莫沾染毒物,平日多做健康活动保重身体少喝点酒,郭嘉表面答应过后依旧我行我素。从邺城出发郭嘉病情就开始恶化,医生也查不出具体原因,到了雍奴越发病得厉害,今天还是强撑着会见徐邈和田畴。
郭嘉回到住处就病倒了,躺在床上浑身骨头缝疼的厉害,不时猛烈咳嗦一阵,讲话也有气无力:
“我所虑者有三,其一当为刘备,有雄才举大义,甚得人心为之死用,非不敌明公,士众众寡,不可同年而语,寄人篱下犹能暂以取胜,其谋未可测也,昔日纵敌当为数世之患。”
郭嘉首先说到刘备,有能力还有衣带诏光环,手下人都一心一意为他效死,过去打不过你是因为境遇不一样,咱们强的时候刘备实力弱,不能公平的和你竞争,沦落到荆州刘备还能暂时取得胜利,不用乱琢磨,说的就是博望坡,可见他的能力深不可测,当初没杀他必定遗害后世。
“其二。。。。。。”郭嘉话说的多了些,又开始剧烈咳嗽,缓了好一阵才面露苦笑,摇着头改变了话题:
“董公仁人品不足称,其谋略妙不下二荀,张、陈之当无以复加。吴季重通博多谋,外要名利愤同恶异,不为乡里贵胄所饶,独臣可堪用不可托。。。。。。托。。。。。。朱彦才。。。。。。”
郭嘉说的三个人都是寒门出身,董昭和吴质两人相似,都出身低微人品不好,董昭智谋不亚于荀彧和荀攸,可以说是当世的张良和陈平。吴质有本事但是人品更次,嫉妒才学不亚于他的人,仇恨和他立场相左的同僚,所有人都不喜欢他,他只能依靠领导,所以能用但不能重用;刚讲到朱铄郭嘉就再次咳嗽起来。
“奉孝安心修养,切不可过劳。”曹操眼神含泪,心里冒出一股不好的预感,怎么听怎么像是在交代后事。
郭嘉想着身体眼看不行了,无奈轻叹一声:
“明公扶之末绪,继桓、文之功者也。然性急愤然,值途多纬,所以得士既勤之矣,所以失士既戒之矣。海内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郭嘉说你曹操在危难之际匡扶前人遗留的功业,和齐桓公、晋文公一样伟大。不过呢,您为人性情急躁容易愤怒,言外之意情绪不稳定,容易走极端;当今天下还存在很多困难,希望您明白,勤勉的追求大家接受的好政策,摒弃不得人心的坏政策,换句话说就是:无则加勉有则改之,那么,能给天下带来安定的人还能不是您吗?
“刘威阔树恩戎旅、桀骜凶毒,北控塞上南掩幽州,逐之遁,缓之掠其实难治,他日骁骑四出进略并冀,当为中国大患。”
说着郭嘉再次剧烈咳嗽,大口喘着粗气,盯着手中绢帕上几点殷红再也抑制不住情绪,紧紧抓住曹操手臂似乎再不说就来不及一样:
“此征乌桓必定无恙,盖因大军突至,其疑虑生惧不足以成大事,若假之权威授之以实,乌桓之后恐明公不复北也,依邺城所议当一战尽灭之。”
郭嘉说完再也坚持不住,仰面倒在床上闭上双眼沉沉睡去。
远征之前郭嘉等人就建议这次出征乌桓连带刘珪一起灭,曹操也有这个打算,但总要有个先后顺序,等击破乌桓大军之后,军队休整一番再找借口突袭刘珪也就是了。今天徐邈两人一番话却让曹操犹疑起来,如果说刘珪是普通军阀还好,可半农办牧着实不好应付。若是一战灭不掉刘珪主力让他跑回塞北,凭借他在幽州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即便全取幽州也得顾及他没日没夜南下骚扰。
目前大军来都来了,乌桓一定要打,思来想去还是应该走傍山道,一来可以增加打击乌桓的突然性,二来也好借机会验证一下徐邈所说是否属实。不怕刘珪耍心眼,就如郭嘉所说,大军压境谁都不敢造次,刘珪当下最好的选择就是得到些现实利益。
曹操诈称暂时不进军,等到冬季再回来走傍海路,利用民夫假扮成军队,大张旗鼓返回冀州迷惑乌桓。自己亲自率领六千骑兵在前,高览,徐晃,许褚等步兵轻装紧随,剩下六万余步兵和辎重在后缓缓行进。
这次还带上了三子曹植随军,这曹植今年刚满十五岁,与曹丕曹彰一样三兄弟都是卞夫人所出,十岁就能通读诸子百家,思路敏捷谈吐优雅常常脱口成章。不但如此,曹植的性格与曹操非常相像,不讲究吃穿,不追求华丽,一切随性坦率自然。曹操最喜欢这个儿子,总带在身边,这次也不例外,让他从军随侍左右。
翻越山脉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燕山山脉是中原与游牧之间天然的阻隔,远看山脉连绵略带起伏,好似一堵墙,走到近前完全换了一副模样,别说翻越就是爬到山顶都异常困难,三角形的山体坡度近乎六十度,山坡上长满坚硬的灌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