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乌桓叛乱起通辽,都护士兵比秦军(1/2)
武进九年十二月四日,寒风凛冽,
通辽草原上,乌桓人聚集在一起,群情激奋。他们身着兽皮,手持长矛,高声呼喊着“复兴乌桓”的口号,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我们乌桓人不能再受大秦的压迫了!”一名乌桓首领站在高地上,振臂高呼,“我们要夺回属于我们的土地,复兴乌桓!”
“复兴乌桓!复兴乌桓!”乌桓人齐声呐喊着,声音响彻草原。
未几,驻扎在带方郡的辽东军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
辽东军将领晁继照身着甲胄,腰佩长剑,神色凝重地望向北方。
“乌桓人竟敢反叛,真是不知死活!”晁继照怒目圆睁,“传我命令,全军即刻北上,前往通辽,剿灭乌桓叛军!”
“诺!”众将士齐声应道,迅速集结队伍,准备出发。
数日后,消息传到了咸阳。秦皇宫内,气氛凝重。嬴安端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一脸的烦躁。
“乌桓人太麻烦了,大秦何时才能让边疆稳固……”嬴安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忧虑。
大殿上,群臣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他们都知道边疆问题的棘手,游牧蛮夷每隔一段时间,就反叛试探大秦。他们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总不能把游牧都杀了吧?
“陛下,乌桓人反复无常,此次反叛,必须严惩!”一名大臣出列进言。
“陛下,大秦必须给乌桓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背叛大秦的后果!”文臣苏敬也附和道。
嬴安点了点头,说道:“传朕旨意,命辽东军尽快赶赴通辽,务必剿灭乌桓叛军,维护边疆稳定。”
随后,嬴安又对其他边疆事务进行了一番部署,才宣布退朝。
退朝后,嬴安回到后宫,心中依然无法平静。他知道边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除非大秦边疆再无蛮夷,否则蛮夷做乱无法结束……
武进九年十二月十八日,寒风呼啸,番汗郡的土地上,辽东军的旗帜猎猎作响。
晁继照身着甲胄,骑在高头大马上。他身后的辽东军将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
“通辽就在前方两百里,将士们,加把劲,早日剿灭乌桓叛军!”晁继照大声喊道。
“杀!杀!杀!”辽东军将士们齐声回应,声音在番汗郡上空回荡着……
就在辽东军抵达番汗郡的同时,满饰都护府的军队已经提前抵达了通辽。
自从武进八年,索离人霍乱东北以来。满饰都护府痛定思痛,集整个满饰都护府之力,养了一支军队。其军队制度、装备照搬秦军,并聘请了不少退伍的秦兵为教头。其编号名为“满饰军”。
满饰军的将领房真宝,一身银甲,威风凛凛。他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通辽草原,心中充满了斗志。
“乌桓叛军,今日就是你们的末日!”房真宝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喃喃自语道。
虽然秦皇已经下旨让辽东军平叛,但房真宝却不甘心错过这个立功的机会。他想要让朝廷知道,满饰都护府的军队同样骁勇善战,战力堪比正规的大秦军队。
“传我命令,全军准备,向乌桓叛军发起进攻!”房真宝高声命令道。
满饰军将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列好阵势,手持兵器,准备与乌桓叛军展开一场战斗。
乌桓叛军得知满饰都护府的军队前来进攻,也不甘示弱。他们在乌桓首领的带领下,集结起来,准备迎战。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在通辽草原上,满饰都护府的军队和乌桓叛军遥遥相望。双方的将士们都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眼神中充满了战意。
房真宝骑在马上,观察着乌桓叛军的阵势。他发现乌桓叛军虽然人数众多,但阵型有些散乱,显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
“乌桓叛军不过如此,将士们,跟我冲!”房真宝大喝一声,率先向乌桓叛军冲去。
满饰都护府的将士们紧随其后,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向乌桓叛军扑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