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七十年代女配的吃瓜日常 > 第626章 杨雯的怨恨

第626章 杨雯的怨恨(2/2)

目录

对方收到信后,心里也想收养文畅。

可家里孩子多,压力山大,妻子又不是个好说话的主。

于是就跑来试探文家愿不愿意收养文畅,文家就一个孩子,加上是老领导,抹不开面子。

后面看到文畅那乖巧的模样,就同意收养了。

文家多了个孩子,又赶上饥荒年,日子也不好过,给杨家的补贴自然就少了不少。

后来单位分房,文父恰巧立功升职,文家就搬进了三室一厅的干部房。

杨家也分到了两室一厅的房子。

两家就离得有点远,文家补贴杨家的机会就少了。

杨雯他们姐妹没有人护着,没有文家的补贴,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小小年纪的杨雯就恨上了文畅,觉得是文畅到来抢走了他们的好日子。

巧的是,文畅和杨雯还是同班同学,这可给了杨雯下手的机会。

她一边和文畅套近乎,一边又在其他同学面前说文畅的坏话。

比如说文畅家条件好,看不上同学们了。

文畅有点内向,不爱说话,穿着又好,成绩还棒,再加上文父的官职在他们班父母中是最高的。

同学们都信以为真,觉得文畅一个农村娃,就是运气好才被文家收养,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他们。

时间一长,都没人搭理文畅了,文畅身边就只剩下杨雯这么一个玩伴。

有一次,文父又立功了,又升职了。

杨雯听到喝醉的杨父抱怨说,要不是文畅的亲生父亲,文父哪能有今天,顶多就是个铁路工人。

再后来问,杨父就什么都不肯说了。

杨父酒醒后,杨雯也不敢问,

那时候不是有很多烈士子女,被他们父母救的人收养。

杨雯就开始脑补大戏,觉得文畅的亲生父亲,肯定是为了救文父才牺牲的,不然文家怎么收养文畅。

于是她就把自己脑补出来的剧情讲给文畅听,还肯定说是杨父亲口说的。

说文畅的亲生父亲级别比文父高,要不是因为救文父,文畅的亲生父亲说不定就是团长师长什么的。

还说文畅的父亲为了救文父英勇牺牲了,可文家却对文畅他们不闻不问。

要是文家懂得感恩,稍微资助一下文畅。

文畅的母亲也不至于被迫改嫁,爷爷奶奶也不会被饿死。

文畅的爷爷奶奶对她还不错,为了不让她受委屈,一把年龄还和几个伯伯分家独自养她。

后来为了省粮食给她吃,爷爷奶奶却饿死了,她心里一直很愧疚呢。

听了杨雯的话后,她心里也恨上文家人。

从那以后,文畅就和文家有了隔阂,她来文家的时候就有记忆了,和文母亲也亲近不起来。

因为这件事,更是亲不起来,还觉得文家为她付出都是应该的。

文家父母工作都很忙,也没注意到这些细节,

他们还一直觉得文畅就是个文静的姑娘,不喜欢和人太亲近。

后来知青下乡,文家本来是要给文畅安排工作的。

文家就两个孩子,老大读了三年大学就停课了,六八年拿到毕业证后,就去空军地勤修飞机了。

离家太远,加上工种特殊,很少回来。

文家就剩下文畅一个人了,她高中毕业的时候,按政策是可以留在父母身边不用下乡的。

可当时工作不好找啊,能找到的工作,文家父母又觉得不适合文畅一个女孩子做。

他们想找个文职工作,或者给文畅弄个大学名额,可哪有那么容易啊。

再加上他们觉得文畅没工作也没关系,就一直拖着,等找到合适的再说。

不过在杨雯的挑拨下,文畅就觉得文家父母不重视她。

她都高中毕业了,不管她的死活,还不给她找工作,一赌气就和杨雯报名下乡了。

他们本来是报名去插队的,文家父母已经无法更改了,就到处找关系,把他们送去了兵团。

结果这又被说成是文家父母舍不得花钱给文畅,才送他们去兵团的。

兵团有工资,以后文家父母就不用管文畅了。

等文畅插队满两年后,文家父母好几次都给文畅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让她回来。

杨雯一会儿说工作不好,一会儿又说两个老人需要人照顾,用她联姻给好亲儿子升官发财等等才让她回去的,

反正故意怂恿不让文畅回城。

那时候文畅已经看清,杨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动作。

不过那些在文畅心里,杨雯可比害死她父母的文父强多了!

杨雯那些小动作,无非就是羡慕她的生活。

所以文畅还是故意不回去。

最后因为有楚听南这个相亲对象在那儿吊着,文家这次给文畅找的工作是出版社的编辑。

文母又同意给杨雯一起找工作,文畅这才不情不愿地回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