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笙书传 > 第343章 抓到了把柄

第343章 抓到了把柄(1/2)

目录

自从景德帝同意对边关军费实行削减之后,澄如这些日子一直沉浸在兴奋之中。

户部尚书刘宇涵给他算了一笔账,原来边关军费每年安排400万两,现在削减至200万两,虽然景德帝从内帑每年拿出50万两,贴补军费,这里缺口仍有150万两。而边关十三个州郡每年的赋税不到二十万两,即使全部充作军费,还有130多万两的缺口。

本来每年安排边关的400万两军费,粮草开支约占一半以上,还有医疗药材、铠甲军械、马匹战车等等物资的消耗更新,也需要100来万两,其余还有将近100万两是全军将士的军饷。

现在短缺了130多万两的军费,高笙书这个征讨大元帅将很快就难以维持战争的继续,如果将士的军饷得不到及时的发放,很可能还会酿成兵变。

还有,高笙书上回曾在景德帝面前夸过海口,说今年要挥师北上,如此一来,军费缺口更是一个无底洞,因此,刘宇涵断言高笙书绝对撑不过半年。眼看自己的对手即将陷入窘境,澄如心中怎不兴奋呢?

当朝廷关于削减边关经费的谕旨传送边关之后,澄如就眼巴巴地在等待着那边的邸报。邸报虽然是官方讯息,但现在赵友林已死在高笙书之手,其余几个站队自己的指挥使要么已被清除,要么已经叛变,他已经不可能从其他渠道得到那边的消息了,因此,邸报已经成了他了解边关境况的唯一渠道。

按照他的如意算盘,一旦边关因为军费短缺造成军心不稳,甚至打了几个败仗,他就会在景德帝面前夸大其词,挑动景德帝对高笙书的厌恶。这样,高笙书在内失去了景德帝强有力的支持,军中则短缺军费,任他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击破凶悍的蛮夷部队。

而且,他听说高笙书曾夸口今年一定要彻底击破蛮夷主力,踏进蛮夷王庭,他实在无法想象一直钱粮短缺的部队能长途进击。

另外,他暗中命令刘宇涵把边关削减下来的军费悄悄拿出100万两,交给兵部侍郎方向学招募新军,在离开京城100余里的崖城进行整训。他感到自己最大的缺憾就是没有完全掌握一支军队,现在,他要补上这个缺憾。

他深知方向学很会用兵,所以,赵友林死后,他也曾向景德帝推荐,让方向学接任兵部尚书,可是,景德帝总是不置可否,澄如也是无可奈何。不过,方向学倒是毫无怨言,除了处理兵部公务之外,还经常前往崖城,督促训练新军,这也让澄如感到十分欣慰,自然把方向学视为自己的肱骨之臣。

这天,澄如正在府中后堂与曹师堂闲坐,却见王文涵匆匆拿着一份折子,从前边大堂跑了进来,对着澄如略一施礼,便涨红着脸,说:

“反了,真是反了,殿下,这个高笙书竟然在边关十三个州郡放开了盐铁官营和开矿限制,唆使民间商贾投资,这大大违反了咱们大梁国的律例,如果此次圣上再不下旨罢了高笙书,大梁国的根基都会不稳了。”

澄如在自己的亲王府中建衙开府后,他亲自点名王文涵到府中帮他处理文书,并让他提出一些具体的办理意见。一段时间下来,他觉得王文涵颇为干练,就向景德帝做了推荐,于是,王文涵就从户部的五品郎官升迁到户部侍郎,但是平常的主要公务还是在恕亲王府协助处理公务,因此,来自各地的邸报公函他都是第一个看到。

曹师堂看到王文涵有点气急败坏的样子,就笑了笑,说:

“王大人,你满腹经纶,又在殿下这边历练了许久,官居户部侍郎,市面也是见得多了,虽然那高笙书有时会突发奇想,但有殿下在京城掌舵,他再闹腾也翻不了天的。来,你先别急,坐下来陪殿下喝茶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