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我不是袁术 > 第346章 遭到攻击的袁树

第346章 遭到攻击的袁树(2/2)

目录

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更进一步的加深了袁树对并州官方权力和地方影响力的掌控,他安排了大批量的一心会员进入并州担任职位,基本上把一心会打造为了并州的“执政党”。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至少在正始三年和正始四年这两年间,一心会会员出身的官员没有什么问题,没出现什么贪腐、渎职的情况。

当然了,他也不会觉得一心会里全是圣人,否则一心会会规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只是一心会内部严格的审核机制让人渣无从加入,加入进去之后的隐藏人渣又很容易被发现。

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放松警惕,在安排一心会员出任职位的同时,他都会告诫这些一心会员,要是乱来,等待他们的就是国法和会规的双重惩戒,将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不过这两年间所发生的也不全都是对袁树有利的事情。

正始四年年初,袁基结束了南阳太守任期,回到雒阳出任太仆之职,就此成为了雒阳官员。

根据程立传达的消息,袁树得知袁基回到雒阳之后才一个月左右,就和一群党人快速的混在了一起,并且通过他的关系,给这群党人与他们的子弟谋取了不少官职。

从袁基回归开始,这群在此之前比较沉默、不怎么在朝政大事上表态的党人忽然活跃了起来,开始比较积极的在朝政事务上对朝政大事指手画脚,为自己的利益辩护。

比如青州出现旱灾、兖州出现蝗灾的事情,两州出现灾祸,导致粮价上涨,以至于出现了饥荒。

袁逢本来打算根据贾诩的提议调动豫州、冀州和徐州的粮食前往救援,但是遭到了陈翔为首的一批党人官员的反对。

他们认为各州粮食本来也很吃紧,要是大规模调动支援青州和兖州,难保不会影响到豫州、徐州和冀州,以至于这三州粮价也上涨,影响到了这三州的民生。

他们建议还是让兖州和青州各自想办法,或者小范围有限度的调动外州粮食支援,避免影响范围扩大。

看起来这是为全局考虑的思维,但是就贾诩私下里得知的消息显示,党人们的这个提议是其内部出身兖州、青州的部分人提出来的。

至于这群人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家乡如此冷漠,原因也很简单。

兖州和青州受灾情况并不算太严重,对于豪强大户来说影响很小,但是对普通平民影响颇大。

这样一来,豪强大户安然无恙,小门小户则容易破产、断粮,被逼无奈,只能售卖土地、卖儿鬻女以求活路。

贾诩和城里都出身地主土豪之家,对这种事情里的门道一清二楚。

每当出现天灾人祸的时候,对普通人是一场灾难,但是对豪强大户来说则是发展的契机,是他们扩大私产、兼并土地的好机会.

他们只需要费更少的钱就能获取往日里难以获得的优质资产,所以想要趁着灾难狠狠的兼并一波土地,大吃一口肥肉,壮大自身。

如果朝廷赈灾得力,平民能得到果腹的粮食,就不会选择低价贱卖土地、卖儿鬻女,那豪强大户就没得赚了。

丰收时期兼并土地的难度要远远大于饥荒时期。

这群人才不会为了普通农民着想,他们只会为自己着想,他们只会在意自己的家族存续、千年万年,仅此而已。

但如果他们只是冲着土地出手,倒还算是他们有自知之明。

可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此,他们还对袁树的权力提出质疑。

他们对袁树不断扩军的行动表示不满,认为袁树增加军队数量却没有和朝廷商议,自己扩编大量骑兵,还是常备,又让朝廷为他承担那么多的军费,这会极大影响到朝廷的财政开支。

朝廷本来就是财政艰难,所以才把常备军队的数量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以此降低财政负担,现在袁树在并州这种穷乡僻壤搞大扩军,朝廷财政难道如此宽裕了吗

说是为了对付鲜卑,但是他也没有发起对鲜卑的主动进攻。

只是挫败了一次鲜卑的入侵,难道就可以一直呆在并州啃老本了吗

由此,党人们对袁树扩军的行为表示不满,要求朝廷下令缩减并州军队的数量。

这一建议倒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市场,事实上持同样看法的人并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袁逢势力、袁基势力和袁树势力之分,只有挺袁树和反袁树两个势力团体在对抗。

这是袁树在雒阳政变之后第一次遭到这样规模的政治攻击。

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当然毫无意外的就清楚这背后是谁在主使,又是谁能获利。

但他并不担心,因为他的权力基础与声望不是一个区区的袁基和一群被宦官收拾得要死要活的党人就能动摇的。

而且,最开始,袁逢这关他们就过不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