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与众不同,又彼此相同(2/2)
程墨是计算机天才,那未来“帕拉梅拉”里的终端系统少不了他的帮助,可以提前引导。
发展领域上要形成他们朝翟达需要靠拢的趋势。
无法每个人都匹配的那么精准,比如最抽象的葛巧巧,只能先按照其应用物理的方向引导,相术有机会再说吧。
综上三点所述:“π”应该是一个可以助力成员成才、有归属感和凝聚力,且可以调控成员发展方向的组织。
它之前可能只是一个校内社团,但当大家聚集在“迷雾酒馆”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校园的范畴,而变成了一个
以翟达为核心的“天才俱乐部”。
翟达轻轻敲了敲酒杯:“首先恭喜新成员在活动中脱颖而出,你们都是有天赋的特殊人才,包括老成员也是,这点我非常确定。”
这话还是很能抓住年轻人的心巴的,谁不希望自己是特别的那个呢
尤其是从一个已经比他们更有成就的人口中说出来。
“π的存在和一般的学校社团可能不太一样,有几点情况和大家介绍一下。”
“这间酒馆是我和吴越开的,不对外营业,以后会视作‘π’成员的基地,目前是18-24点营业,所有东西都免费,前提是韩琪能提供的。”
女酒保韩琪双手垂于胯前,鞠了一躬表示领命,目前这里除了啤酒和鸡尾酒,也在考虑添加一些小食,想来会很受大学生欢迎。
欢迎大家没事儿来整根薯条。
程墨感觉这味道太正了,有一个属于小团体的空间,还是酒吧这么有逼格的地方,有种电影里“神秘组织”的既视感。
孙婷则觉得这是个约会的好地方,虽然次数多了可能会腻
齐林则在想这位状元郎是真的很有钱啊开一间酒吧只做这个用
归属感,往往就要从小团体的“相同”,和与大多数的“不同”来确立。
比如:他们是与众不同的,又各自相同。
翟达继续道:“另外关于投稿活动的奖励,大家留个卡号,我很快就会兑现,其中齐林因为有两份手稿均入选,将获得双倍。”
角落里,齐林眼神隐蔽的亮了亮,显然对此很在意。
“本社团的终极愿望,是每一个人都能有充分的发展,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所以团内互助是很重要的,如果遇见了困难,无论生活还是学业,别忘了还有‘π’可以提供帮助。”
具体怎么帮助,值不值得,翟达不会现在就说明,来的太容易的东西终究不会被珍惜。
“另外,‘π’不会设规定时间集会,但我建议一个月确保能有一次,会事先通知大家。”
初次聚会不宜许诺太多,翟达点到为止,现阶段仅仅是迷雾酒馆的使用权,就足够戳到这帮大学生的心巴里。
讲完后,酒馆内响起了掌声,他总是更容易获得掌声。
几个新成员感觉这是一次奇妙的“社团之旅”,而葛巧巧、陆涛也觉得翟达做到了他之前承诺的事情,甚至更好。
至于卢薇
小手拍起来就好了,其他的不重要。
有这么一位有荣誉、有名气、有成就的会长主持,其实“π”的基础归属感就很不错。
相当于在音乐学院,天才音乐人周董拍着几个年轻仔的肩膀说:“哎呦不错呦”。
“也不能我一个人发言,各位有什么对于‘π’的想法或者疑惑,也可以提出来,今后规则会越来越完善。”
这时按耐不住装瘾的程墨举手道:“会长,既然大家都是有各自特长的人,我建议社团内每个人取个独特的代号或者外号可以么。”
“代号目的是”
程墨嘿嘿一笑:“方便更快的拉近大家的距离”
当然最主要是更有逼格。
葛巧巧称赞道:“这个有意思!我赞成!”
孙婷也举手道:“可以自己取么”
翟达略微思量后,觉得确实符合“天才俱乐部”的调调,从组织学的角度,也更有利于身份认同。
对小学生可能有点幼稚,但对大学生刚刚好。
甚至,回头可以做一批更精致的会员卡,上面添加代号,使得每一张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都感兴趣,大家就自己提吧,目前一共就我们八人,应该不会出现重复的。”
葛巧巧第一个道:“我要叫‘算命先生’。”
其他人不清楚葛巧巧的爱好,稍稍有些意外。
主动提议的程墨则将啤酒一饮而尽,早有腹稿:“我的代号,就叫‘图灵’吧”
孙婷看向男友,嘟着嘴唇道:“我要叫‘草莓糖’!”
这是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也是希望别人吃到自己能觉得甜
齐林摸了摸鼻子,腼腆道:“那我‘飞艇’吧”
源于他喜欢的乐队,也和自己的航模设计爱好有关。
吴越扬了扬酒杯,言简意赅:“猎人”
陆涛也只说了两个字:“画师”
卢薇没说话,翟达替她取了个可爱的外号:“木头人”
最后大家看向翟达,期待着会长会用什么外号。
翟达笑着摊了摊手:“不是很显然了么我就是‘作家’呀。”
一个刚刚迈入正轨,未来却会成为全哈工大,乃至全国所有天才都趋之若鹜的跨校组织,在小小的酒馆里完成了第一次聚会。
多年以后,流传着这样一句传说:当你收到‘π’的邀请函时。
你的过去和未来,就已经得到了认可。
过去代表着天赋和成绩,未来代表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