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 第374章 想学习,先投军

第374章 想学习,先投军(2/2)

目录

“一点都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操控方向,如何降落,如何避免被风吹走。不过,熟悉了,就容易了。”

杜信点点头。

“小女前几日回来说,她们在三水城,见到一种利用流水推动的织布机,效率是普通织布机的几十倍,不知是否为真?”

李星辰笑道:“这事,确实。这种流水推动的纺纱机,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东汉就有了水排,大唐就有了筒车。只要稍加利用,就可以做成这种水力纺纱机和织布机。都是小玩意,不足挂齿。”

杜信不由得叹息道:“这些新式的东西,在王爷看来,都是小玩意,但在我看来,都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创举。就拿水利织布机来说,一台机器,顶得上几十个妇女织布。”

李星辰点点头。

“差不多吧。不过,这还不是最高效的织布机,今后如果有时间,我们还会有更好的织布机出来,届时织布机的选址,不一定得依靠水力。”

杜信不敢相信,还有更先进的织布机。

毕竟,几十台,就相当于几百几千个妇女不需要坐在织布机之前,日夜织布了。

多出来的人手,可以开荒种田,可以抚养孩子,如此一来,人口增加,粮食增加,百姓将会更加富足。

“听说王爷还发明了一些快速修建城墙的材料,叫做什么来着?”

杜信身后的学生提醒道:“水泥。”

“哦,对,水泥。这水泥,又是如何谁发明的?居然能够快速凝固,且比石头还坚硬。”

李星辰笑道:“哦,这些都是古人发明的。之前,就有人用石灰、糯米等做成了三合土来修城墙。为了不浪费糯米这样的粮食,所以,古人发明了水泥这种粉末。并且记载在古书里,我就是偶然间学来的而已。”

杜信此时更是难以置信。

自己这些天,在城里城外,看到的新事物,都与李星辰有关。

看来,这个越王,果然不是凡人。

这时候,杜信身后的学生等得不耐烦了,低声提醒杜信:“恩师,我们.......”

杜信这才想起来之前,学生们的嘱托。

“说来惭愧,老夫退隐之后,在这新会城建了七星书院,治学讲学几十载。可教授的,基本上是四书五经,以及其他经史子集。从未想过格物学能够如此有利民生。我的学生们,都想来跟随王爷学习格物学。所以,老夫冒昧.......”

李星辰这才明白,杜信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让自己的学生来跟自己学习如何搞发明的东西的。

古人说话做事,都是这么委婉的吗?

就不能上来,就直接说,我的学生很看好发明的东西,想跟着你学习,你同不同意,不同意我们回去继续学习四书五经。

想到这里,李星辰不由得笑了起来。

“按照道理来说,我没有理由拒绝。不过,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光复大宋。神州陆沉,中原沦丧。想到大宋子民遭异族统治,我没有时间停下来研究什么格物学,也没有时间教授格物学。”

李星辰的话,让杜信和杜信的学生们都失落不已。

“哎,看来是我们孟浪了。”

李星辰看着这帮人失落的样子,不觉笑了起来。

“想研究格物之学,造福天下苍生,也不是不可以。条件是要投军。”

“投军?”杜信惊讶地问道。

重文轻武的时代,哪怕是职位最高的武将,在文臣面前,都是低人一等的存在。

所以,当听到要投军之后,杜信的学生们都面露难色。

李星辰笑道:“这些格物之学,都是最高机密。不可能让普通人接触的。所以,我创建了各种军校,来研究这些格物学。”

“军校?”

李星辰点点头。

“进入军校,就是军人。军人最重要的是,保家卫国,遵守纪律。之所以把格物之学,放在军校里,就是为了避免有人学会了技术,跑到草原人那里,把技术出卖给他们,然后邀功请赏。为了杜绝此等卖国行径,必须用军纪来约束。”

众人听了,顿觉有道理。

杜信问道:“可是,我的学生都是斯文的读书人,如何能够行军打仗?如何与五大三粗的军汉为伍?”

李星辰指着旁边的几个参谋说道:“看,这些参谋人员,都是秀才。这位还是琼州的举人。谁说读书人,不能行军打仗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