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顽童闹学堂(2/2)
这茗烟可是不管什么面子不面子,仗着自己的主子宝玉直接就冲了进来,只说:“姓金的,你是什么东西!”,贾蔷把事儿挑起来自己拍拍屁股走人了,这茗烟抓住金荣便开始破口大骂,难听的话一股脑不吐不快,满屋子弟都傻了。这金荣也不是吃素的,伸手就要去打宝玉和秦钟,这时候学堂可就热闹起来了,矛盾到了顶峰。砚瓦满天飞,水壶被打个粉碎,溅了一书黑水,砸书匣,碎茶碗,众小厮齐上阵,学堂里打太平拳助乐的,胆小藏在一边的,直立在桌上拍手乱笑的,喝着声儿叫打的,好不热闹。
面对这个局面贾瑞是无能为力,谁来解决这个麻烦呢?还待是宝玉的大仆人李贵,看看李贵是怎么做的,首先把以茗烟为首的小厮们骂了一通撵了出去,紧急灭火;其次,赶紧规劝宝玉不要再多生事端;再次,逼贾瑞赶紧拿出解决办法,要不所有人都待吃不了兜着走。贾瑞最后没办法,只得央求秦钟,央求宝玉,让金荣给二人赔了不是,作揖磕头,这事儿方才告于段落。
看到了吧,如此小的一件事在曹雪芹笔下写得是如此精彩,贾蔷的做作,贾瑞的懦弱,茗烟的仗势,李贵的老成,每一个角色都发挥到了极致,突出了每个人的形象但又一点也不过分,在这样一个小事当中作者始终在保持着中立的叙事,从来没有站在哪一方的角度去批评谁对谁错,唯有如此才能将每一个人物拿捏准确,写得淋漓尽致。这里不禁又要问一句“学堂当中怎么会发生如此忤逆之事呢?”
综合下来其实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学堂本身不正规,贾府家的学堂总共有三种人,第一种像薛蟠、宝玉这样有钱有势之人,他们本来也不是为了学习而来,交朋友、求自由才是核心目的;第二种像香怜、玉爱、金荣这样有点姿色,求结交求攀附之人,这些人真的非常可悲,寄居在别人的石榴裙下,得宠的时候有些油水,失宠的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第三种像贾兰这样真心来学习之人,众所周知贾兰最后考取功名,母凭子贵,所以整个学堂乌烟瘴气、学风不正,出现这样的事情也不足为奇;
第二,主子小厮仗势欺人,其实本身这件事并没有多大,倒是茗烟的一顿操作让各方势力深陷局中,然后大仆人李贵又紧急灭火,而纠其本质来看其实就是两个字“势力”,茗烟敢如此放肆那是因为仗着宝玉的势力胡作非为,李贵能顺利解决问题也是通过宝玉的势力让金荣磕头服软,与其说是宝玉一方获得了胜利,倒不如说所有人都向权贵和势力低下了头,这其实是曹雪芹厌恶鄙夷的东西,写出来真的很讽刺;
第三,教育集团内部的无能软弱,贾瑞不用说了可怜可悲之人,明明自己也是“玉”字辈,可是跟贾珍、贾琏、贾宝玉相比既卑微懦弱又不学无术,更是一个势利眼,如果在一开始能够公平地解决争端也就无后文之事了;再说他的爷爷贾代儒,将学堂交给如此不靠谱之人也是极不负责任,学堂本该是清净之地、学习之地,有如此闹剧发生就是懦弱终究还是败给了势力,无可救药。
到这里闹剧虽然平息了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此刻一直在学堂里的宝玉是什么表现呢,金荣能就此善罢甘休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