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朱云峰教太子怎么治国(2/2)
朱云峰说道:“儒家文化可以教出正常人,但教不出一个合格的皇帝,当皇帝还是得有自己的想法。”
说着他问朱慈烺道:“你知道为什么太祖陛下要大肆杀商人,我为什么要把茶、盐、粮收为国营榷场,交由官府买卖吗”
朱慈烺苦思冥想,摇摇头道:“我不知道,我只听他们说,商人是国家基石,应当鼓励商贸,减免商人赋税。”
“这帮文官,早就已经开始对下一代动手了呀。”
朱云峰感慨道:“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他们都是错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欺骗你。”
朱慈烺想了想道:“监国殿下,能告诉我是为什么吗”
“很简单。”
朱云峰毫不犹豫地道:“商业的本质是物资流通,某地产粮多产盐少,某地产盐多产粮少,商人通过互相买卖,可以弥补两地需要,让两地可以不缺粮,不缺盐,这对于国家是有利的事情。”
“然而商人在其中一定是牟利的,这中间产生的利润国家必然要收税。就像农民种了粮食,除了满足自己生活保障以外,还要纳一部分税来交给国家,以做国家治理之用。”
“而且监管纳税还能有利于物价稳定,商人逐利是天性,能够多赚一个铜板绝对不会少拿。监管纳税就可以知道他的定价,并且也可以通过加税和减税来控制定价,以此保证物价不高不低。”
“但对于商人来说,他们可不希望被监管被纳税,因为这样做他们就不方便哄抬物价,赚取高额利润。所以他们买通朝廷大员,拼命鼓吹不能对商人征税。如此放纵商人哄抬各种物资,苦的便是百姓。”
“那么你来说说,文官们告诉你的是正确的吗”
朱云峰最后反问。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朱慈烺很聪明,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其中奥秘,皱眉道:“原来如此。”
朱云峰说道:“所以太祖才要大肆杀商人,但商人死多了物资又不能流通,因而我才会设立官场榷卖,以此维持物价的稳定,保护物资的流通。”
朱慈烺说道:“但我听说如果官营榷卖的话,必然会导致腐败横生。”
“这确实是,所以这并非长久之计,还是得开放私营商人,如此也能促进官营与私营的竞争。只是目前私营力量被杀了大半,自然就只能用官营,这是权宜之计。”
“我明白了。”
“你爹就是太蠢,也没有人教,不知道里面的玄机,被文官们骗得团团转。”
朱云峰叮嘱道:“你以后要当皇帝,就得学会怎么察觉出文官每个建议真的在忧国忧民,还是在为他自己利益做考量。”
朱慈烺委婉地说道:“监国殿下,那毕竟是我父亲.何况太祖他老人家说,你是后世朱家子孙,按辈分来说,他也是你太爷。”
“就因为是你父亲我太爷,才要不断地拿出来当反面教材举例,以此来鞭策你别学你父亲那样。”
朱云峰竖起食指点了点朱慈烺的头道:“就你爹那猪头样,知道在我们后世有个笑话是怎么说你爹的吗”
朱慈烺面露难色。
朱云峰才不管他脸色好不好看,说道:“崇祯在地府遇到了吴三桂,忙问:“长伯,闯贼如何了”“臣已平定了!”“太好了,那西贼如何了”“臣也戡平了!”“那鞑虏又如何了”“臣正是病逝在征剿鞑虏的军中!”崇祯再也抑制不住满眼热泪:“吴长伯真不愧是我朝第一忠臣呐!”,怎么样,吴三桂亲手覆灭大明,他连是忠是奸都分辨不出,他蠢不蠢”
朱慈烺有点生气道:“监国殿下,此话言重了。”
“唉。”
朱云峰叹气道:“我知道当着孩子面骂父母不好,但说句难听点的,大明被建奴杀那么多人,你爹是要负责任的,该挨骂必须要挨骂,是咱们老朱家对不起百姓,你知道不”
朱慈烺愣了愣,默然不语。
“好了,这些还只是比较基础的治国理论,我再来给你讲讲比较高深的治国理论。”
朱云峰见他不语,就继续道:“你们的先生有说过哪些话,举过什么例子吗”
“吴编修曾说过,一言可兴邦。孔子说:“君主爱护臣子,关心他们,上下一心,国家可以兴旺。”,因而君主应当善待大臣。”
朱慈烺答道。
朱云峰道:“这句话对也不对。”
“请殿下解惑。”
朱慈烺瞪着大眼睛看着他。
朱云峰笑道:“君主善待大臣是对的,但要看善待的是什么大臣。如果是贪官污吏,是奸臣,为什么要善待呢”
“嗯。”
朱慈烺赞同的点点头:“是,可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贪官污吏,是不是奸臣。”
“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能不能察觉出来。”
朱云峰笑道:“做昏君容易,做明君难。孔子还说如果君王一意孤行,臣子没有一个人反对,久而久之会亡国。这句话确实如此,君王不可能永远都是对的,明君也有犯错的时候。可如果一个皇帝一直都是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未来应该怎么走,知道规划国家以后的发展方向,那么孔子的话反而会出现偏差。当然,这样的皇帝很难出现,我现在就来教教你。”
朱慈烺这次睁大了眼睛,是一种惊讶、愕然的表情看向朱云峰道:“殿下能教我成为一个做任何事情都是对的明君”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
“很容易”
“是的,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抓好军队,另外一种是抓好钱袋子。”
朱云峰解释道:“你知道什么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吗”
“知道。”
朱慈烺毫不犹豫地说道:“方詹事曾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君子来说如此,对于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江南之地茶、蚕、粮、盐都是重中之重,百姓所依赖,若是收重税,则不知道多少家庭破产,国家应当轻徭役减赋税,与民休息,不可与民争利。”
“”
朱云峰一头雾水道:“这方詹事是何方神圣”
“是少詹事方拱乾”
朱慈烺默然道:“已经被太宗陛下以后来投建奴为名杀了。”
“既然是个贰臣,你听他胡说八道做什么”
朱云峰无语道:“那人八成是江南人士吧。”
“是安庆府桐城人。”
“难怪,他这么说就是骗你以后给减免赋税,让他自己在老家的财产少纳税明白了吗”
“额”
朱慈烺挠挠头,看着朱云峰问道:“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真正何解”
朱云峰笑嘻嘻地说道:“意思就是我喜欢你的钱,所以抢走它是有道理的。”
“”
朱慈烺一头雾水,说道:“这不是强盗行径吗”
朱云峰却道:“当君王治理国家,有的时候就得做强盗。那些贪官污吏的钱是怎么来的是从百姓和国家手里抢来的。那些大商人贿赂官府,欺压百姓,强取豪夺,你不杀了他,抢走他的财产,怎么把钱真正用到百姓头上去”
“不与民争利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国家就得争利,处处都得争。不是说对百姓刮地三尺,而是从除了百姓以及本本分分做生意的商人、老老实实当官的官员以外的所有人手里把钱抢来。这样国家才有钱用于民生,帮助百姓过更好的生活。”
“国家越有钱,就能建立起越强大的军队,给官员更高的俸禄,给百姓铺桥修路,帮助百姓发家致富。哪里有灾荒也可以很快治理,哪里有叛乱也能很快平定。”
“如果国家没有钱,钱都被那些贪官污吏和奸商劣绅搞走,却欺骗朝廷说这是藏富于民,这才是错误的。因为朝廷没钱,百姓也没钱,钱都在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手中,这么下去国家就会灭亡。”
“而现在。”
朱云峰看着朱慈烺一字一顿认真地说道:“就因为你爹是个蠢货,造成了国家没钱,百姓贫困,国家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