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论造反(下)(2/2)
彭莹玉合掌还礼:“理当如此。”
周家大院安静祥和,彭莹玉和两个弟子来会客厅中送行。
“郑舍,你可愿帮我”彭莹玉满怀渴望的盯着隆起的被,就像发现一件稀世珍宝。他交了几十近百个朋友,最缺的是这样的人物。有大才的读书人没几个会信弥勒佛,更没人能为他的造反大计出谋划策。
午饭时间过去,彭莹玉仍然呆在房间里,里面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周子旺和况天都想不明白,师父有什么能与郑晟说到一块去。但是,他们都不敢进去打扰,谁知道师父见到他们,会不会从和颜悦色变成暴风骤雨。
彭莹玉到来周家堡,犹如一根定海神针,压下了所有的惊涛骇浪。
“有了,”彭莹玉眼神一亮,“只怕你还要真去当和尚。”
“师父。”郑晟喊得很大声。一个称呼让他变成弥勒教中第三号人物,再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了,嗯,郑晟看见彭莹玉的光头,是第四号人物。最重要的一点,彭莹玉很对他的脾气,也当得起这个称呼。
况天压不住怒意,插言道:“郑郎中不会随张舍走了。”
彭莹玉常年在外走动,四海为家,山珍海味不觉得美味,清水窝头也不觉得难吃。郑晟可就不客气了,恢复他无肉不欢的本性。想到不久要去寺庙里过一段清水日子,他摸着鼓鼓的肚子,又吃了根鸡腿。
“不错,慈化禅寺,”彭莹玉微微额首,“我幼时曾在慈化禅寺出家,在二十岁时被逐出寺。”
“你被……”郑晟很快明白过来,“避祸之策”彭莹玉立志要造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慈化禅寺是千年古刹,为防止有一日受牵连,当然要早早与他撇清关系。他想到《水浒传》中写宋江是有名的孝子,因在官门当差,为预防有一日惹祸连累家人,早早找老父亲告他忤逆,在官府断绝了父子关系,不过是用来遮人耳目。
用完早膳后,他前去拜见周子旺。
“你的身份是个问题,你治痘的名声一旦传播出去,必然会引起官府的注意,随意伪造身份很容易被查到破绽。”他两只大手紧紧的握在一起。他在官府中的有朋友,因此对官府做事的流程的很清楚,凡是蒙古人重视的事,汉人官吏们总能弄的清清楚楚。郑晟十七八岁的模样,无论在哪个村伪造身份,一旦出名了便隐藏不住。
“不不不,”郑晟的脑袋在枕头上乱摆,“我不当和尚。”
屋子中静悄悄的,郑晟扶着耳门看灰蒙蒙的屋顶,无视彭莹玉的烦恼,他这一声“师父”也不是白叫的。
郑晟揉了揉眼睛掩饰自己的不安,道:“大师父在佛前立下鸿愿要驱走鞑虏,让我想起佛祖舍身喂虎。不过,现在的时机真的合适吗”他含糊其辞,不说具体的策略。
彭莹玉摆摆手:“此方功德无量,我是走在刀尖上的人,不知何时就丢了性命,要之无用。你若舍得,就传给寺里的师父吧,慈化禅寺的师父都是真正的慈悲之人。”
半下午光景,彭莹玉才走出屋子,仆妇送上热了好几遍的饭菜。
郑晟松了口气,随即放下脑袋平躺。
这是真正的无私之人吗郑晟所有的要说的话都被堵在胸口,能以追随彭莹玉这样的人开头,也许是他幸事。
他以外人的身份说这番话,算是逾越了,站在彭莹玉身后的况天眉头皱起眉头。
彭莹玉道:“如果你愿意,可以把这个‘大’字去掉了。”
“我帮你”郑晟指尖朝向自己的胸口,这也许是唯一能脱身的办法,“大师父要我怎么帮你”
张宽仁弯着腰,神情严肃,道:“我很尊重彭师父,明尊弟子和弥勒教众也素有渊源,但很多事情勉强不得。我明尊弟子的血干了没几年,请彭师父引以为鉴,一定要慎重行事。”
郑晟愁眉苦脸:“真的能还俗”
张宽仁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危难之中见情义,明尊弟子蒙难,幸亏的两位前辈帮忙,才没有暴尸野外,沦为野狗口中食。大恩不言谢,无论何时,发生何事,翠竹坪的大门始终为两位敞开着。”
“郑郎中,”张宽仁走到床边,细细查看郑晟的脸色,忽然一把握住郑晟的胳膊,问:“你怎么突然病倒了”
“张舍,”郑晟撑起身子,“你要走了吗”
张宽仁迅速放下他的胳膊,道:“看来你病情不重,我也就放心了。”
彭莹玉走到床头,合掌微笑道:“正好有一桩事,好让张舍知晓,昨日我与郑郎中商议,收了他当我第三个弟子。”
“什么”满屋俱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