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481章 洪灾

第481章 洪灾(1/2)

目录

曲绍扬苦口婆心的劝,可曲振武这个愣头青油盐不进,就说他不爱学习,不想念书。

如果不让他去讲武堂,那他就直接去当兵算了。

曲绍扬那脾气,还能让儿子给拿住了?于是,父子俩进行了一场“友好磋商”。

曲振武虽然身强力壮,可毕竟岁数小,经验不足。

曲绍扬还不到四十岁,虽说这几年忙于公务,锻炼的少了些,好歹也是沙场上拼出来的,对付曲振武还不在话下。

爷俩切磋一番,最终以曲振武落败结束。

“小子,你现在跟我叫板,还早了点儿,你爹还没老呢。

啥时候你能打得过我,我就让你去讲武堂,现在,你给我乖乖回中学读书去。”

曲绍扬制住儿子后,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道。

“哦,知道了,我这就回学校读书。”

曲振武有些沮丧,平日里兄弟们之间切磋,他总是胜的那一个,不想今天跟父亲较量,却轻而易举的被制服了。

这小子平日里傲着呢,突然被打击了,有点儿接受不了。

曲绍扬伸手,把儿子拽了起来,拍了拍他身上的泥土。

“你小子已经很不错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没你这本事。

你爹我是战场上厮杀,枪林弹雨里闯过来的人,你啊,还差点儿火候。

小子,慢慢练吧,爹看好你,将来你的成就,或许会在我之上。”

曲绍扬目前有十三个孩子,九个儿子四个闺女。

这么多孩子当中,最像曲绍扬的就是老三振武。

曲绍扬对家中孩子都寄予厚望,尽心尽力培养,希望他们成材。

当然,他也明白,不是每个孩子都爱学习,都能出国留学。

有的孩子就不适合学习,硬逼着学,都痛苦。

但不管爱学不爱学,中学必须读完,积累一定的知识量,多少有点儿文化才行。

听到父亲对自己的肯定,振武顿时眼前一亮,“爹,你没哄我?”

“臭小子,我哄你做什么?”曲绍扬闻言就笑。

“爹原本是打算着,等你中学毕业了,就把你送到咱省武备学堂。

锻炼几年之后,再去德国军校深造一下,回来进定边军。

既然东三省讲武堂成立了,去那儿也行,那边师资肯定好一些。

不过,这讲武堂真不像你想的那样,他们也学文化课。

你天志小叔叔当初学的是炮兵科,我听说必须数学好,因为要计算弹道什么的。

儿子,不管干啥,都得有文化。时代在进步,往后没文化吃不开的。”

曲绍扬拍了拍儿子肩膀,耐心劝导。

“爹,我知道了,往后我肯定用心学习,爹放心吧。”

曲振武刚才答应回去念书,还是心不甘情不愿。

这会儿,在曲绍扬拳头和甜枣的双重鼓励之下,曲振武已经转过弯来,乐颠颠的就去学校了。

等曲振武走了,藏在角落里的陈秀芸、孟兰心等人才走出来。

“没想到大人这些年养尊处优的,功夫倒是还没落下。”几人笑着走到近前,说道。

曲绍扬皱着眉,揉了揉胳膊,“我草,这小崽子力气太大了,一个没留意挨了两下,真特娘的疼。”

人啊,不服老不行,曲绍扬虽然还没到老登的程度,可是这力气终究是不如以前了,灵活度也不够。

刚才赢了儿子,看上去轻松,只有曲绍扬自己知道,再过两三年,他应该就不是振武的对手了。

不管怎么样,眼下能镇住儿子就行,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曲绍扬回屋去换了衣裳,到衙门办差去了。

转眼进了六月,这天就跟捅漏了差不多,成天下雨。

老话虽然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可也没有这么连着下雨的。

眼见着一口气下了十多天的雨,松花江水位一个劲儿的上涨,曲绍扬可就有点儿坐不住了。

这几年省里倒是没少投钱修堤坝,但眼下这个形势,看着不太妙。

若是雨还这么下的话,保不齐这江水就要漫过大堤,水灌吉林城。

省府召开紧急会议,立刻调集各地驻军,严守松花江两岸,会同当地村民一起,加固河堤。

同时,一些地势低洼的地方,各村屯、联庄会,尽力动员村民先搬迁到地势高的地方。

吉林城本就是沿江而建的城市,松花江沿着吉林城拐了好几个弯,一旦上游山洪暴发,就怕城中也会跟着遭殃。

于是,省府紧急下令,各工厂、学校停工停课,商铺停业,全力做好防洪措施。

青壮劳力留下来为抗洪做准备,老幼妇孺,迁到北山、望云山、桃源山,江北的龙潭山等地势高处。

“媳妇,你领着兰心她们,暂住在北山大营里,一定要照顾好孩子们。”

曲绍扬派人,把家里女眷和孩子们,也都送出了城。

“我知道,你千万要当心,水火无情。”

陈秀芸等人冒着雨出城,临走之前,陈秀芸嘱咐丈夫。

“放心吧,我有数。”

曲绍扬叮嘱了兴家兴业他们,一定要照看好府里这些女眷和孩子们,兴家兴业应下,率人赶着马车离开。

见家人出了城,曲绍扬立刻带着人,披着蓑衣打着灯笼,巡视江堤。

“大人,城里不少人不愿意离开,非得喊着没事儿,说什么吉林城多少年都没遭遇过洪水,他们不走。”有人急匆匆来报。

不管什么年月,不管在哪里,总会有那么一些不听劝告,专跟旁人对着干的人。

这些人迂腐顽固,心存侥幸,舍不得家中那点儿财物,不顾省府官员劝告,执意要留在家中,哪里都不肯去。

“派巡防营的官兵过去,跟他们说,如果不肯撤离,一旦发生危险,后果自负,让他们签保证书。”

到这个时候了,曲绍扬还哪有闲心管这些人?

爱撤不撤,不撤的话,一旦洪水冲破江堤进城,生死有命。

“是。”有人应了一声,立刻去办。

大雨还在不停的下,松花江水位迅速升高,眼见着离堤坝口越来越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